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今日热点 » 正文

十日谈|大学生办中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9 19:53:27    浏览次数:275
导读

图为吴德鋐近照西南联大的校舍是梁思成设计的,可是因为经费紧张,不得不几易其稿,以至于教室的铁皮屋顶常被昆明的雨砸得咚咚作响,很影响上课,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鲜为人知的是,昆明还有一座大概早就不存在

图为吴德鋐近照

西南联大的校舍是梁思成设计的,可是因为经费紧张,不得不几易其稿,以至于教室的铁皮屋顶常被昆明的雨砸得咚咚作响,很影响上课,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鲜为人知的是,昆明还有一座大概早就不存在的校舍,同样出自梁思成的手笔。这一次,建筑师改用石棉瓦做屋顶,顺利解决了雨声太大无法上课的问题。这所学校叫“中国建设中学”,位于昆明北郊的观音寺,原来是个仓库。

“联大的几个同学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将它弄了过来,办起了中学,一共只有6个班……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训育主任和教员也都是联大学生。”著名作家、当时的中文系学生汪曾祺曾经是建设中学的教师,他的子女在纪念父亲的《老头儿汪曾祺》一书中就写过这件往事。

“那个教务主任就是我。”1922年出生的系校友吴德鋐和汪曾祺既是苏北老乡,又是扬州中学的同学,于是携手办了这所学校。他记得当时办学校,打的是于右任的旗号,遇到物价飞涨等经济困难,就会去找民主建国会的负责人孙起孟求助,但具体操持的都是联大学生。

尽管只是在黄土坡上改建仓库办个学校,吴德鋐他们还是请出了梁思成设计。除了用石棉瓦做屋顶之外,他记得校舍还有两大优点:“虽然没有窗,但是有一个很大的方窗洞,解决了透气的问题。还有课桌椅设计得很好,椅子左边是扶手,右边有一块木板,手搁在上面正好写字、记笔记。”

联大学生很多都有着非常丰富有趣的经历,吴德鋐也是其中之一。考大学的时候,他填了三个志愿,都是联大的系。作为名教授张奚若、钱端升的爱徒,吴德鋐年轻时就思想进步。《联大八年》一书中,有不少关于联大校内各种壁报的记录,其中有一份叫“新生代”的壁报正是出自吴德鋐和同学的手笔,据说文学院院长冯友兰还看得兴致盎然,点评说观念有点超前。

1946年毕业之后,吴德鋐怀揣张奚若的推荐信北上求职。正巧,原来在联大担任副教授的龚祥瑞托人给吴德鋐带话,让他到自己任职的机构工作。后来龚祥瑞出国考察,吴德鋐因为不愿参加,便交了离职信。决定要搞经济工作的他,又经过联大同学介绍,到了民族资本家朱仙舫经营的国棉十六厂,之后在纺织系统担任高级会计师,直到退休。

目前,吴德鋐担任着联大上海校友会理事,为同样高龄的同学们服务。他也常常说起张奚若的名言:“攻读学绝不要为了做官,要立志当一个社会改革家为上策,立志当一个正派的学者为中策,如果这二者都当不成,就当一个普通人,趋炎附势钻营求官为下策。”(夏夕)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