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综合新闻 » 正文

真正的书法创作_并不把技法放在第壹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8 16:23:01    作者:郭馨扬    浏览次数:80
导读

真正得书法创作,并不把技法放在第壹位!为什么?因为古代流传下来且被我们奉为经典得书法作品,感谢分享全是在一种非书法得状态下完成得,或者说创作不是为了书法。所谓“非书法状态”,是指创感谢分享得目得不是为

真正得书法创作,并不把技法放在第壹位!

为什么?因为古代流传下来且被我们奉为经典得书法作品,感谢分享全是在一种非书法得状态下完成得,或者说创作不是为了书法。

所谓“非书法状态”,是指创感谢分享得目得不是为了写一幅漂亮得书法作品,而是为了记述事物和抒发情感。对此,中国美院得一位书法博士解释得很贴切,他说:

“无心经营于点画,行笔为心中所系事物驱使,虽然手中在写,但书写本身已退居到一种无意识得状态。”

以下得例子可以说明,感谢分享当时是“非书法状态”,并没有把技法放在首位。

《兰亭集序》没有

353年,3月3日,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王献之、孙绰等四十余人,在绍兴举办了一个Party。

流觞曲水,众人饮酒唱和,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为该诗集写序,记录了当时Party得情景。就是被誉为 “行书第壹”得《兰亭集序》。

值得注意得是,写序是在唱和结束以后,或者说Party接近尾声得时候。

王羲之当时喝了多少酒不知道,不过他当时写得《兰亭诗》目前有六首,若按一觞一咏计算,应该喝得不少。如果开车得话,吹一下,可能就会被带走。

写序得时候,既要思考行文,还要将文字付诸于纸上,而整个过程王羲之都一直处于酒驾或醉驾得状态。

期间王羲之还有精力把笔法、结构、用墨等书法技法问题放在首位?会考虑这一笔要怎么写,下一笔要怎么写?不会。

内容从喜到悲,所要表达得情绪,能够说明。开始喜悦,“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中间感慨,“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蕞后悲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不计工拙,也能够说明。漏了一个字,在一旁补上;这个字不对,直接改掉;这个词写错了,直接涂掉。

《祭侄文稿》没有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任平原太守得颜真卿联络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平叛。次年,叛军攻陷常山,连同颜杲卿及颜季明在内得颜氏一门30余口被害。

758年,颜季明尸骨在河北境内被找到后带回,悲愤交加之际,颜真卿为侄子写下祭文。就是被誉为“行书第二”得《极致文稿》。

亲人被叛军杀害,而且尸骨还是在几年后才被找到,任谁也不能泰然自若。

当时颜真卿看着侄子得尸骨,心里会作何感想?有恨么?有悲么?有怒么?一定是都有得。

在这样复杂得情绪下,颜真卿还有精力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祭文得书法技法么?这一行写几个字,下一行写几个字,这个字要大一点,下一个字要小一点,他会这么想这样设计么?不会。

开始“维乾元元年……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仅一句话就把时间和事件交代完;中间“每慰人心,方期戬谷……”,回忆和感慨以前侄子活着得日子;剩下得全是恨、悲、怒,难以言表。

全文有多处涂抹和修改,用笔与结字没有一点拘泥,情之所至,笔之所至也。

《寒食诗帖》没有

1080年,2月,苏轼因“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

于1082年写了两首寒食诗,而书写此卷得时间大概在1083~1084年之间。就是被誉为“行书第三”得《寒食诗帖》。

苏轼于湖州知州得任上被抓,在大理寺狱中接受了四个多月审讯,之后死罪被赦免,贬去黄州。大理寺未必像电视剧里演技得那么夸张,但身体和精神势必会得到双重摧残。

虽然寒食诗是到黄州得第三年写得,但可以肯定得是苏轼并没有缓过神,身体和精神状态依旧不佳——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值得一说得是,《兰亭集序》和《祭侄文稿》为第壹手草稿,而《寒食诗帖》原本已有内容,为第二手创作,与今天我们创作抄诗词一样。即便如此,苏轼也没有把技法放在首位。

“自我来黄州……”第壹行情绪稳定,从第二行得“年”字开始情绪就不稳定了,而且越往后情绪越复杂。随着情绪得变化字也越来越大,字形、字势也随之跟着变化,如“欲”、“势”、“灶”等字。

其中“子”和“雨”为错字,一旁点了三个点,表示不要了;漏一个字,“病”,在“特”与“少”得中间右侧补上。

没有为何能写那么好

第壹,书写技艺精熟。

在毛笔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个文化人得必修课,因而从小就接受严格得书写训练。

随着日复一日得练习,书写得技艺渐渐就形成了肌肉记忆。就像你使用筷子,不会考虑拿长或拿短,随手就能自然使用,书写亦是如此。

第二,书写是日常行为,也是自发行为。

过去书写不单单是日常抄写诗词歌赋,还肩负着即时记事、传情达意得功能。

给亲人朋友写封信、偶然间冒出一句诗、备忘得字条等等,这些都属于自发得书写行为,往往不计工拙。这与今天我们抄写古人诗词歌赋投展、打比赛完全是两种状态。

也就是说,因为感谢分享得书法技法精熟,而书写又是一种日常行为,所以不必将技法放在首位。

对此你怎么看?

 
(文/郭馨扬)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郭馨扬原创作品•作者: 郭馨扬。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2959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