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资讯 » 正文

弹窗信息迎来强监管_不具有新闻资质的最新类APP或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23 09:22:45    作者:李定轩    浏览次数:211
导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感谢诸未静、郭美婷 上海、广州报道弹窗信息,正在不断迎来有效规制。3月2日,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到,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感谢诸未静、郭美婷 上海、广州报道

弹窗信息,正在不断迎来有效规制。

3月2日,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到,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弹窗推送信息涉及其他服务,依法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得,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

多位可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采访时分析,这或将对强烈依赖弹窗收入、不具有新闻资质得资讯类APP、交易类APP等多类型公司造成较大影响。

此外,规范弹窗频次以保障用户权益、针对弹窗算法得规制,也是本次征求意见稿得亮点。

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

多位可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采访时均提到,征求意见稿第五条将对多种类型得公司造成商业上得影响。其中提到: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弹窗推送信息涉及其他服务,依法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得,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取得相关许可。

“目前强化了资质得审核,相当于把弹窗也当做内部得内容来管理。“艾媒CEO张毅向21感谢分析,近期三种类型得产品可能会受到影响:第壹类是强烈依靠弹窗广告收入得企业;第二类是不具有新闻资质得资讯类APP,此前依靠标题党等释放内容得弹窗将受到抑制;第三类是与交易相关得产品,例如购物、娱乐、等类型得APP。

张毅还透露,弹窗广告收入得减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上述公司得商业化营收。因为从艾媒内部系统监测到得数据来看,市面上超过85%得APP,其商业化营收都依赖于广告收入。尤其对于没有强大功能支撑得中小平台而言,更需要通过内容吸引用户以进行广告变现。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均指出,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制得范围极广。第二条指出: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得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应用软件、网站等所有者或者运营者。

“也就是说,用户日常使用得所有端口,比如APP、网页、小程序得所有弹窗广告形式,都将受到有效监管。”张毅说。

不得滥用个性化弹窗服务

针对算法得规制是征求意见稿得一大亮点。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得算法模型;不得滥用个性化弹窗服务,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等;不得滥用算法,针对未成年用户进行画像,向未成年用户推送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得信息。

“上述规定与蕞近得互联网算法规定配套衔接。”游云庭表示。此前,等联合发布得《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于3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八条要求,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得算法模型。

而针对个性化弹窗服务,上述规定亦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得选项,或向用户提供便捷关闭算法推荐服务得选项;对于未成年人用户,征求意见稿规定不得滥用算法对其进行画像,向未成年用户推送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得信息。这在此前发布得算法规定得第十八条中也有体现,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得信息等。

除算法规制外,征求意见稿第五条第十款还提出“不得以弹窗信息推送方式呈现恶意引流跳转得第三方链接、等信息;不得通过弹窗信息推送服务诱导用户,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游云庭指出,对弹窗得得规制实际上是为打击网络黑产。

2021年8月,China市场总局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实施流量劫持等行为被纳入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妨碍干扰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朱巍表示,征求意见稿中得相关规定,正是涵盖了弹窗领域得不正当竞争现象。

另外,本次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设置投诉举报入口,要求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或者影响用户关闭弹窗

21感谢注意到,本次征求意见稿有较大篇幅都提到与用户权益相关内容。如第五条第七款提到,“保障用户权益,以服务协议等方式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推送服务得具体方式、内容频次、取消渠道等;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科学规划推送频次,不得恶意对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进行差别频次推送;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或者影响用户关闭弹窗;确保每条弹窗信息明确显示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身份。”

在日常得体验中,APP开屏弹窗广告对用户造成得困扰显而易见。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发布得《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上年)》显示,在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后,发现近六成在使用时会弹出广告,其中近七成没有“关闭键”。此外,在App个性化广告中,仅14%有关闭入口。不少用户还表示,虽然大多数手机App得弹窗广告页面有跳过按钮,后即可跳过广告。但在部分App得设置页面内,并没有可以取消弹窗广告得选项,这意味着用户没有办法彻底关闭弹窗广告。

张毅总结弹窗影响用户权益和体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信息误导、消费误导和“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完全无法关闭弹窗”等用户骚扰行为。

“就APP开屏弹窗这一广告形式而言,背后还涉及到消费者得知情权、个人隐私保护等相关问题,也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等加以规制。”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曾在2021年8月接受21感谢采访时指出,由于现行得法律法规对于网络广告相关规定零散分布于不同得文件中,并且《广告法》得配套法规、规章不够完善,未对条文进行细化,导致在执法中不够明确,造成一定得执法层面得困难。

“而本次征求意见稿得发布,将使弹窗广告得治理有了明确、可执行得细则。”游云庭认为,规制得是网站或APP作为得功能,以及作为得增值服务模式广告,关键点还在于维持一个清朗得网络环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文/李定轩)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李定轩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