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商务攻略 » 正文

马拉松是城市的运动名片 更是民众健身文化载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1 05:45:46    浏览次数:211
导读

资料图。前不久国内田协发布了《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内容中感觉到了两个字快和热。“快”指的是办赛的数量和参与的人数规模增长特别快,“热”指的是各个城市快速流行起来的马拉松比赛热。 马拉松经济已经逐

资料图。 资料图。

前不久国内田协发布了《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内容中感觉到了两个字快和热。“快”指的是办赛的数量和参与的人数规模增长特别快,“热”指的是各个城市快速流行起来的马拉松比赛热。

马拉松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了,当然还谈不上是支撑产业,不过按照这个发展速度下去,用不了几年就会比现在的规模更大。看看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马拉松赛事举办频次。就能看出马拉松已经成为各地展示自己城市形象的一个招牌动作。

而且有统计数据对比了美国和中国的民众参与度之间的差距,全马每万人参与的次数,美国是21.67场,中国是4.27场。竟然是中国的5倍。证明我们的发展程度还不够,发展空间还很巨大。

马拉松的热情被快速点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田协放宽了赛事审批制度,各地市一下子拿到了自主承办权。所以在2015年到2017年,发展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75年前有个著名的马斯洛理论,其中所讲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最高阶的就是自我实现需求,而马拉松运动包括其衍生出的精神文化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马拉松本身代表着一种意志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丰富了它对于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意义。民众层面的马拉松运动强调的不是竞技,而是不断地坚持和挑战自我的态度,参与者从5km到10km,到半马,再突破极限跑全马,这在马斯洛理论中已经达到了自我超越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英国曾把跑步称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新信仰”,有人说这是西方市民文化精神对中国人的另一种渗透,我不以为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新中产都在追求自我实现,方式多种多样,而积极参与马拉松运动的特定人群中,创业界和商学院中普及度算最高的。也许在不远的将来IT业、金融业等特定行业里的参会普及度会迎来大爆发。

作为新的健身文化载体,马拉松文化应该是在民众自发形成个性观点表达后,并且通过某种对外传播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各种个性的表达和丰富的宣传手段将给这个运动文化带来更多的精神意义。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