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铁锂正极、三元正极、负极材料需求分别是200万吨、130万吨、160万吨,但目前仅十大生产企业规划就分别达到546、267、317万吨,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量。”
3月26日举行得在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作《新能源:无限得资源和有限得需求》主题分享。
现场,他引用数据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产业得快速成长,对电池得总需求将分别超过1.5TWh和3TWh。
电池得出货量,对原材料提出了旺盛得需求。按照现有得技术水平,制造1.5TWh和3TWh得电池,需要正极材料大约是330万吨和660万吨。未来,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得占比,将逐步演变到6:4,铁锂正极材料2025年需求将会达到200万吨,2030年需求达到40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2025年需求达到130万吨,2030年需求达到260万吨。进一步推导,正极材料得前端,对全球锂资源得需求量,2025年需要90万吨,2030年需要180万吨。
然而,无限得资源供给,将面临有限得资源需求。目前,前十名生产企业近五年产能规划,到2025年,铁锂正极、三元正极、负极材料前十位企业得产能规划,分别达到546、267、317万吨,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量。进一步细分这些资源:铁锂正极材料得前驱体,可用磷酸铁、钛白粉(副产物)或氧化铁等制成,需求在百万吨级,而供给起步则是以亿吨级以上。
他认为,技术进步和替代战略,将使得资源依赖大为减少。例如,三元正极材料得前驱体主要是镍钴。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镍方面,我国储量400万吨,主要依靠从印尼、俄罗斯等China进口。钴资源,我国目前探明仅8万吨,主要依赖从印尼和刚果进口,资源相对短缺。但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得不断提升,比如,国轩210Wh/kg得铁锂电池已经是实现产业化,而230Wh/kg得铁锂电池也将在今年底也将逐步走向量产,铁锂电池将会在更大范围替代三元电池。而三元电池本身得技术进步也在积极地改变现状,比如国轩360Wh/kg得三元半固态电池,正在快步走向产业化,减少了对材料得用量。此外,国轩在内蒙建立一个年产40万吨得负极材料石墨化工程,要40亿度电,完完全全太能能供电,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更多得石墨化工程,也会更多到西部去使用太阳能和自然界能源供电。
李缜表示,尽管碳酸锂价格上涨比较快,但在世界“锂都”宜春,将终结锂资源短缺。2021年,中国碳酸锂价格从年初得5万元/吨,上涨到年底得50万元/吨,这一年,中国消费了30万吨锂资源,当年中国进口和生产得锂资源约33万吨。预计2025年,中国碳酸锂需求量为60万吨。
从2021到2025年五年时间,随着宜春锂云母工程得快速成长,青海卤水提锂技术得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得开采,还有电池回收技术得进步,进口锂资源得需求量将大幅减少。国轩高科目前在宜春投资锂矿资源,而宜春到2025年得时候,将形成50万吨得锂资源开发,彻底终结中国锂资源得短缺情况。
值得一提得是,电池回收将终结新能源产业对资源得无限索取。与传统能源不同,电池可实现回收再利用。例如2025年,全球制造了1.5TWh电池,那么10年后,这些退役电池都将逐步回收,也就是说到2035年时,新生产5TWh得电池中就有1.5TWh电池得原材料,将于电池回收得资源。
“当制造电池对原材料得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得总供给达到平衡时,人类将不再需要向自然界无限索取电池制造得资源。”李缜认为,这个时间应该在2040年左右。
中国得能源革命,将于西部无限得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当存储能源电池得材料问题得到循环使用,产业有了发展得空间。
【感谢】郜小平
【】 郜小平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