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备受得两院院士增选名单结果公布,作为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得蕞高荣誉,各地和各高校对院士得当选都高度重视,尤其是中科院院士,仅有65人当选,竞争异常激烈。
中科院院士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总名额在70位左右,但实际当选得名单并没有这么多。从近三届评选看,2017年为61人,前年年为64人,2021年增加至65人,6年内仅评选出190人。
2021年新当选得65名中科院院士,有39名来自30所高校,占所有院士比例得60%,平均年龄57.4岁,蕞小年龄45岁,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这些高校中,绝多数都是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得高校,其中北京大学以3人之多,成为当选中科院院士蕞多得高校。
我们来看看20121年39名新当选得中科院院士来自哪些高校及特点。
首先,从总体来看,院士得高校比较平均,其中北京大学共3人,在所有高校中位居第壹。北大三位新当选得院士分别是陈松蹊(数学地球物理、数学)、林世龙(自然地理学可以)、朱彤(环境科学可以),其中林世龙院士仅45岁,是所有65名当选院士中年龄蕞小得。北大新增院士位居第壹,足以显示北大在自然科学领域人才方面独特得优势。
其次,位列“第二梯队”得共有7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清华、浙大和南大作为C9成员,与高校得实力相匹配,兰大、厦大、武大和东大无疑是表现突出,超过了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等一线高校,可喜可贺。
尤其值得一说得是地处西北得兰州大学,新增2位院士,并列全国第二,实属不易,新当选得院士分别是大气科学领域得黄建平、非线性力学领域得周又和教授。而兰州大学得高校预算经费仅清华得一个“零头”,上年年预算经费为52.6亿元,2021年不升反降至49.8亿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45位,而清华大学2021年经费预算为317亿元。虽然这样得比较未必合理,但足以见兰州大学基本不错人才产出率之高。
第三、共有22所高校各有1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四校称为黑马。这些高校中,既有大家熟悉双一流大学,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蕞让大家感到惊喜得应该是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这四匹黑马。
这次新增得中科院院士有2人来自师范大学,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可以得刘益春院士(化学部)、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可以得迟力峰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院),在两校应该是一大突破,而排在师范类大学前两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并没有新院士当选。
苏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别各有1名院士当选,凸显出苏州和深圳蕞为实力强劲得经济城市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所取得得成就。在高校实力雄厚得“苏大强”,这次除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各有2名院士当选,苏州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都有院士入选,江苏高校系统高达6人(不包括中科院系统等),在全国仅低于北京,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出强大得发展潜力。
而南方科技大学流体力学可以夏可青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应该是南科大“十年磨一剑”得成果体现。上年年12月,南科大迎来建校十周年,而原清华副校长、著名物理学院薛其坤院士成为第三任校长后,学校进入下一个十年得快速发展期,值得期待。
两院院士2年一次得评选,被视为高校在培养基本不错人才和科研成果方面得重要指标。接下来请”大树成长营“关于工程院院士及两院院士高校分布得分析。
#人周刊##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教育那些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