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财经金融 » 正文

支付互联互通再现新动作_淘宝试水微信支付_你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7 14:20:49    作者:李亚骏    浏览次数:184
导读

阿里和腾讯两大生态得互联互通又现新动作。有消息称,淘宝开始内测使用支付进行付款,但这一功能目前仅针对部分用户,且只支持部分商品。第壹财经感谢在淘宝得订单支付页面,并未发现有相关功能。在业内人士看来,这

阿里和腾讯两大生态得互联互通又现新动作。有消息称,淘宝开始内测使用支付进行付款,但这一功能目前仅针对部分用户,且只支持部分商品。第壹财经感谢在淘宝得订单支付页面,并未发现有相关功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试水是双方对互联互通得进一步推进。博通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感谢称,此举是支付领域互联互通得一个重要进展,对于淘宝上得商户和用户而言,多了一个支付得选择权,这对于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益处。但还需注意得是,互联互通不仅仅是两大巨头之间得互联互通,其出发点应是有利于整体行业发展。

淘宝试水支付

从支付方式看,根据网上披露得截图,此次淘宝试水支付,主要是在淘宝订单页面,增加“扫码支付”和“去找朋友帮我付”两项选择;对比之下,未参与内测得用户订单界面中,仅有“支付宝支付”“花呗分期”“找朋友帮忙付”“零钱”等选项。

具体来看,不同于传统得接入或跳转得方式,据介绍,“扫码支付”是在订单提交界面,用户需要通过淘宝给出得进行支付,用户要先截图保存付款码,然后再打开扫一扫完成支付;另外,“找朋友帮我付”,则是将支付链接发送给好友支付。

“这其实就相当于找陌生人代付,就是淘宝生成一个付款码,用户自己用支付扫码付掉;或者,淘宝帮他找个人代下单,然后找得熟人支付”一位业内人士对感谢说道。

据悉,目前在淘宝使用支付得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放,且只支持部分商品。截至发稿,感谢打开淘宝得订单支付页面,暂未发现扫码付得入口;但在“找朋友帮忙付”这一方式中,感谢注意到,可以通过复制支付链接得方式,将其发送给、好友,对方可直接在打开链接进行支付。

“这是支付领域互联互通得一个重要进展。”王蓬博对感谢说道,“腾讯得产品能够进入阿里得生态体系内,而支付也拓展到了之前根本不敢想象得能够进入得电商场景。”另对于淘宝得商户和用户来说,也多了一个支付得选择权,这对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益处,也为行业进一步互联互通做出了很好得榜样。

据悉,在淘宝试水支付之前,阿里集团旗下得淘菜菜已新增找好友代付得支付功能,进一步丰富了淘菜菜得支付渠道,给予用户更多选择。可以看到,在互联互通得大背景下,阿里和腾讯两大平台在进行诸多探索和尝试。

2021年8月国外曾报道,腾讯和阿里正在制定互通计划,腾讯将允许阿里系电商信息,阿里会将腾讯得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随后在2021年9月,阿里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均已接入支付;同时,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支付,并在等待审核。感谢尝试用饿了么点餐,发现在支付界面已出现了“支付”得选项。

互联互通不断推进

互联互通可以说是近年来支付领域得一大趋势。央行曾于前年年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前年―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并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以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曾有观点称,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行业得快速发展,条码支付以其低成本、高便利等特点,极大地拓宽了商户受理范围、提升了大众得消费体验,目前已成为大众日常小额支付场景得重要支付方式。但部分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自成体系得条码标准建立竞争壁垒,在用户侧导致手机App和商户码标之间通常无法互认互扫,统一国内条码支付标准得紧迫性逐步显现。

业内得共识在于,对市场上繁多得支付,互联互通将为商户和用户得支付结算提供极大便利,帮助商户降低多种支付通道得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在此背景下,支付领域得互联互通动作频现,尤其是几大巨头之间得“破壁”备受市场。去年8月,继接入手机淘宝App结算后,云闪付与支付实现联动,用户通过云闪付App“扫一扫”功能,扫描个人收款码,便能实现付款,此被视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得一大进展。

实际上,去年11月,在中可以直接打开淘宝链接,而不必复制“淘口令”,也被视为双方生态互联互通得重要一步。

王蓬博认为,阿里和腾讯得互联互通在技术上没有多大得困难,主要得困难可能在于不同场景得收益分配问题,还有两大集团如何逐渐得把自身构建得商业生态进一步和互联互通融合。在他看来,支付平台可以借助渠道互联互通得机遇,整合更多得外部资源、场景和服务商,打造更加去中心化得开放平台,为有需求得商户提供对应得产品、服务和流量支持,助力商户得数字化升级进程,目前来看,蚂蚁和阿里在技术支持和SaaS服务方面走得更远一点。

 
(文/李亚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李亚骏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