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 6 年,惠州市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重回正增长轨道,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渐显现,工业企业生产效益逐渐向好。
国家惠州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2017 年,惠州 PPI 受翘尾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总体上呈 " 高开低走 " 之势,全年同比上涨 4.2%," 由负转正 ",时隔 6 年重回正增长区间。
工业企业生产效益逐渐向好
国家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月度价格走势看,去年惠州 PPI" 高开低走 "。2017 年初期,受翘尾因素和年初大宗商品价格连续性上涨等因素影响,价格涨幅不断走高,1 月高开上涨 5.4%,3 月进一步升至 6.3%,创下 2011 年 11 月以来历史新高。价格涨幅从 4 月起开始回落,至 12 月同比涨幅回落至 2.1%," 低走 " 之势主要受能源价格上涨动力减弱,下半年翘尾因素逐步减弱所致。
数据显示,从最近 6 年的价格走势看,去年惠州 PPI 首次步入正增长区间。2012 年 -2017 年,惠州 PPI 同比涨跌幅分别为 -1.0%、-2.9%、-2.5%、-7.6%、-1.7% 和 4.2%。
" 去年 PPI 在时隔 6 年重回正增长轨道,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渐显现,工业企业生产效益逐渐向好。" 该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