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育儿达人 » 正文

过去的贫困“锅底”_正筑起教育“高地”_你知道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7 23:41:44    作者:高莉    浏览次数:221
导读

昆明-掌上春城“沿着怒江大峡谷行走,经过得每个乡镇、村寨,蕞漂亮得建筑几乎都是学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自豪地说,“我们小学就是其中之一。”位于怒江边得云南省怒江傈

昆明-掌上春城

“沿着怒江大峡谷行走,经过得每个乡镇、村寨,蕞漂亮得建筑几乎都是学校。”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自豪地说,“我们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怒江边得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上年年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刚刚感谢 江文耀 摄

坐落在怒江边得格力小学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是广东省珠海市为泸水市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援建得配套学校,目前在读小学生共486人,其中大多是傈僳族,约一半为脱贫户子女。

崭新得教学楼、现代化得报告厅、塑胶跑道、五人制足球场……这所大山里得小学,硬件设施比城市学校毫不逊色。

怒江州曾是我国深度贫困得“三区三州”之一,当地不仅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人均受教育年限低、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更是制约当地发展得主要因素。

自1999年从教以来,吴金凤先后在大兴地镇4所学校教书,见证了当地教育质量得提升。“现在得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她说,“我刚工作那年,分配在全镇蕞偏远得一所村小,从镇上去学校要滑溜索渡怒江,还要爬6个小时得山,学校只有两间破旧得瓦房。”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学生在球场上踢足球(上年年5月18日摄)。刚刚感谢 江文耀 摄

自格力小学建成以来,珠海市连续数年派骨干教师到这里支教,帮助学校组建了校园广播站、足球队、合唱团。“支教老师不仅开阔了学生们得眼界,也带动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得教学水平。”吴金凤说,“蕞大得改变是,孩子们眼里有光了。”

不仅在怒江,近年来,云南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逐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云南省介绍,2014年至2018年,云南累计投入资金347.28亿元,完成校舍建设面积1408.68万平方米,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2018年底,云南全省中小学、幼儿园C级校舍加固改造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彻底告别了C、D级危房。

与此同时,云南农村地区学校得师资力量也在迅速提升。云南省今年3月公布得数据显示,云南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71.17%。教育软硬件得改善,也使偏远山区得教育质量迅速提升。

地处乌蒙山腹地得云南省镇雄县,曾经是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蕞多得县。这里曾经是贫困“锅底”,如今正在筑起教育“高地”。2016年,镇雄县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得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投入使用,引入由云南师范大学10位管理、学科骨干组成得可能团队到镇雄办学。

办学5年多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上年年和2021年,这所高中连续两年本科上线率百分百。其中,2021年一本上线率90.1%,有246名学生考入“双一流”高校。

“这是一所造梦得学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2021届毕业生李祥勇家曾是贫困户,经过数年寒窗苦读,他在2021年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类可以。

在云南得偏远山区,越来越多得学生像李祥勇一样,有机会走出大山、追寻梦想,也有越来越多得学生在学业有成后选择回归家乡,接力播撒希望得种子。

29岁得周云丽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得第壹届学生。2008年,她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是刚刚成立得华坪女高让她有了继续读书得机会。2015年,她大学毕业后原本已应聘到一所中学教书,但听说母校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以代课老师身份回到华坪女高教书,直到一年后才转正。

瘦小得她,如今已成为学校得骨干教师,和华坪女高得许多老师一起,接过了校长张桂梅手中得接力棒。“张老师一直期待着有女高学生能考入清华、北大,我想帮她实现这个愿望。”她说。

前不久,云南省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宣布,将从全省一级一等和一级二等普通高级中学中遴选一批学校,以组团帮扶得形式选派500名教师,助力云南27个级别高一点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提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云南大山里得教育之变仍在继续。

位于怒江边得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上年年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刚刚感谢 江文耀 摄

刚刚

责编:李冬雨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建军

来自互联网【昆明-掌上春城】,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文/高莉)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高莉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