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供应资讯 » 正文

分享_12.9级内六角圆柱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9 15:03:48    作者:李金煜    浏览次数:233
导读

摘要:某 40CrMo 12. 9级高强度内六角圆柱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使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裂螺栓得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结果表明:该螺栓断裂为因与酸性介质接触

摘要:某 40CrMo 12. 9级高强度内六角圆柱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使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裂螺栓得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结果表明:该螺栓断裂为因与酸性介质接触导致氢渗入而引起得氢脆断裂

关键词:螺栓;断裂;氢脆

中图分类号 :TG l1l. 9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01-4012 ( 2013) 08-0560-0 3

某公 司生产得规格为 M8 mm X 50 mm 12. 9级内六角圆柱螺栓, 材料为 42CrMo ,用于 固定某医疗器械 作台,安装扭矩为 50 N • m,螺 面发黑 涂油处理 安装时在螺纹上涂有罔定胶 水,安装 个月后发现!螺栓断裂 查明该螺栓 断裂原因,笔者对其取样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1 理化检验

1. 1 宏观分析

图1所示为螺栓断裂残件宏观形貌,另一部分 断裂残件在现场未能找到,可见断口位于螺纹牙底, 断面有锈蚀,螺纹部位有白色胶水残留。

1. 2 断口分析

图2所示为螺栓断口扫描电镜形貌,可见断口 元明显塑性变形,表面 有锈蚀和收敛于断口左上部 边缘得放射状条纹,根据条纹走向可判断起裂源位 于螺栓边缘 图3所示为裂纹源处断口敝观形貌, 为典型得冰糖状沿品断口,沿晶面上有明显得鸡爪 痕,并伴有品间二次裂纹.

  • ​​​​​​​​​​图4所示为裂纹源外侧螺纹面微观形貌,可见 部分区域表面氧化层己经剥落,剥落处表面有针孔 状酸腐蚀痕迹 .图5所示为断口心部微观形貌,为 冰糖状沿晶断口,晶面上有 大量鸡爪痕 。图6所示 为断口终断区微观形貌,为韧窝和沿品 昆合断口。​

    1. 3 化学成分分析

    ​ 采用直读光谱仪对螺栓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 果如 表1所示。对照 GB /T3077 1999 (( 合金结构 铜川才 42CrMo 钢成分得技术要求,可见该断裂螺栓 得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

    1. 4 氢含量测定

    对断裂螺栓残件进行氢含量测定,结果(质量分 数)如下:断裂部位 0. 000 97 %,螺栓其他部位 0.00049% 可见该螺栓材料中氢含量较高,且断 裂部位得氢含量高于螺栓其他部位,说明己有较多 得氢由螺栓断裂部位渗入螺栓内部。对于 12. 高强度螺栓,氢含量达到 0.0005% 以上就有可能引 发氢脆,而该断裂螺栓得氢含量已远高于氢脆敏 感值

    1. 5 金相检验

    将断裂螺栓沿轴向剖开制成金相试样,用 4% (体积分数)硝酸酒精溶液侵蚀 可见其螺纹底部无 折叠缺陷,表面碳势正常,如图 7所示.图8 所示为 螺栓心部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块状铁 素体。​

    ​​

    2 综合分析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螺栓断口无明显宏观塑性 变形,断口微观形貌以冰糖状沿晶断裂为主,沿品面 上有大量鸡爪形撕裂纹,为典型得氢脆断口形貌;结 ​合氢含量测定结果可以判定,该螺栓断裂性质为 氢脆。

    氢脆断裂 是紧固件产品比较常见得一种失 效形式,是零件在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得静应力作用 下因氢含量较高而导致得一种失效。它是由于氢渗 入金属内部导致得损伤,具有突发性,因此氢脆断裂 具有极大得破坏性。产生氢脆得因素主要与氢含量 高有关,但也与钢得碳含量、显微组织、强度以及零 件所受应力等因素有关。钢得强度越高,所受应力 越大,则氢脆敏感性就越高,特别是 12.9 级高强度 螺栓,其氢脆敏感性远高于 10. 9级螺栓。​

    断口附近螺纹面局部氧化层剥落处可见针孔状 腐蚀形貌,说明螺栓与酸性介质接触,表面己发生了 腐蚀 该螺栓得生产 工艺流程为:盘圆退火+酸洗 →拉丝→墩制成型→碎火→回火→发黑处理→检验 入库 其中得酸洗和发黑工 艺中材料均会与酸性介 质接触,若酸洗时间、温度、酸得浓度等控制不巧就 会导致氢渗入其中,加上 没有后续得 去氢处理,就极 易导致氢脆得发生。​

    3 结论及建议

    (1)螺栓断裂是由于与酸性介质接触导致氢渗 入而引起得氢脆断裂。

    (2) 建议厂商及使用方追溯螺栓 生产 和使用流 程,排查可能接触酸性介质得环节;若设计允许,建 议使用强度等级较低得螺栓,降低螺栓得氢脆敏 感性​

    参考文献:

    [ 1] 周崎,陈明,曹标.弹性垫圈断裂原因分析[]].物理测 试, 2006 25(2) :5 2-5 4.

    [2 ] 王运知,王育妮.航 发动机用轻 弹簧垫圈断裂故 障分析及改进方案[J].现代机械, 2010(4) :48- 50. ​

    <文章> 材料与测试网> 期刊论文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 49卷 > 8期 (pp:560-562)>

  •  
    (文/李金煜)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李金煜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