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房企发布有关1月份的一个销售简报,显示了在2018年一月的一个销售额,数据如下:恒大一月总销售额643.6亿,同比增长了73%;万科总销售额为679.8亿,同比增长41.27%,此外中国金茂、奥园、龙光地产、花样年华等房企在1月的总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量都超过了100%,而上月上涨的销售额却是给不少刚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成交额涨幅如此之大,房价又要上涨了吗?
为什么很多人对于这个量感到慌张呢?因为在2017年的调控初始时间为3月,但是2018年的同比量是去年的一月,意味着今年17月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并未调控时候的一个数据,让更多人觉得房价和房交量都会出现一个上涨的趋势,楼市销量回暖,销售额增长是否意味着房价会上涨呢?
销量在二三四线
有数据统计,在上月增涨的销量中,大部分的楼盘销量存在于二三西线城市中,其中以二线城市的销量位居销售榜首超过了总销售额的53%,而反之三四线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加了7%,所以1月的销售重心还是集中在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对于销售额也具有贡献。
市场销售重心转移
无论是去年的一个房企销售总额还是今年一月的一个销售新高,销售额的第一贡献者都是二线城市。这也意味着二线城市将会成为房企争相开发的一个新市场,当然了主要是以售房为主的。那么二线城市具备哪些特点呢?
1调控小于一线。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城市的发展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是一个发展完善和一个发展中的一个对比;那么城市化发展必定少不了房产市场的推动,所以更多二线城市的调控并没有一线城市要么严格。
2房价上涨的空间巨大。二线城市房价远远低于一线几倍的房价,所以在二线向着一线在慢慢靠拢的过程中,城市地位也是在不断的提高;那么一个发展迅速和GDP领先的城市你认为房价是否会低于那些发展慢的城市吗?首先一个城市地位就不满足吧。
3人口流动。二线城市作为一线流出的第一首选城市(除一线之间的流动),毫无疑问成为了另一个聚集点,它包含三四线城市流入和一线城市流入的接纳两方面增长的人口;所以它也具备一个人口净流入的现状。
4拿地成本。可以说二线城市的地价比一线城市要便宜很多,所以溢价率都是被控制子在一个很低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就比一线城市的开发成本更加的低。所以二线在一线调控如此大,拿地还限价的情况下,成为了各大房企眼中的香馍馍了。
二线房价大有上涨趋势
就目前开发商大力进军二线市场来看,未来二线的住房是否会从走一线城市的老路呢?房企对于二线房产市场的争夺想必在2018年还会继续加剧,这是否会成为二线房价上涨的一个导火线?那么地方会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而采取其他的措施来抑制未来上涨的二线房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