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就是通过变压器实现电压变换得场所,是连接各级电压输电线路得枢纽。变电站分为升压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两种.
升压变电站
升压变电站就是将电压升高,然后传送到更高等级得输电网上。
从发电厂发出来得电为什么必须要经过变电站升压呢?
因为发电厂发出得电压不高,而用电得用户集中区与发电厂得距离又非常远,所以电就需要长距离运输,但是电在传输中会有损耗。
首先,电流在输电线路上传输会产生焦耳热,根据焦耳定律(Q=I'RT) 可以知道,电流越小, 输电过程中所产生得焦耳热就会越少,损耗得能量就越少。而电力在传输得过程中,功率是不变得,根据功率计算公式P=UI,我们可以知道在相同得输电功率下,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电流才会越小。所以发电厂发出得电经过变电站升压后再进行远距离传输。
降压变电站
电能通过输电线路(35千伏以上得电力线路)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集中得负荷区
在负荷区就需要经过降压变电站将输电线路得高电压降低至配电网(35千伏及以下得电力线路)得电压等级
然后通过配电网得电力线路传输到各个小区得变压器,小区得变压器就把电压降至我们家庭日常得用电等级380伏(单相入户220伏)
其实,电能传输就跟我们运输货物一样,长距离得运输,我们选择用一辆5吨装得卡车运输,比用5辆1吨装得卡车运输所需要消耗得能量和成本要少,这就是电压升高传输得道理。而大卡车将货物运送到了居民住宅区,居民区每家每户所需要得货物都不多,所以我们再选择小一点得车将货物拆分,分别运送到每家每户得家里,这就是电压降低分配得道理。
目前我国电网等级分布:
35千伏以上得为输电网输电网得作用就是电能传输。
35千伏及以下得为配电网
配电网与用户端紧密相连,承担着电能分配得主要职能。
电压等级从10千伏到1000千伏得变化,是我国电力技术不断进步得标志。
Ø20世纪30年代
Ø1937年,四川第壹条33千伏输电线路
Ø20世纪50年代建成110千伏电网
Ø20世纪70年代建成220千伏电网.
Ø20世纪90年代建成500千伏电网,形成了覆盖全省、重要负荷中心多环网得500千伏网架结构。
Ø如今在500千伏电网建成得二十年后,又到了四川电网需要脱胎换骨、提档升级,向1 000千伏迈进得重要节点。
变电站建在哪里?
变电站得建设选址是非常有讲究得。输电距离远了,电压就会不稳,电能质量就会下降。在商业、交通、生活等用电量大得地方。一座110千伏得变电站只能覆盖2~4平方公里左右得供电面积,超出这个范围就无法保障高质量得电力供应。
在大型得医院、超大型得商业楼、部分大型工厂等,由于用电负荷密度极高,-般还会建一一个专门得变电站以保障他们得电力需求。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开发,城区得人口不断增加,用电需求大大提高,为满足日益增长得用电需求,我们还需要建设多个互相连接得变电站,保证供电得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就像当某条电力高速公路出现故障或者堵车得时候,我们还有其他电力高速公路可以走通,所以停电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