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测评资讯 » 正文

走新之旅:华人城市之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5 00:13:55    浏览次数:165
导读

新加坡,是一个不仅值得逛,还值得品读的城市国家。虽然新加坡是个小国家,却是令人起敬的国际大都会。可以说,新加坡是华人城市之巅,是以华人为主流所打造的顶尖城市。 感谢新加坡旅游局的安排,我们一行5人在今年

新加坡,是一个不仅值得逛,还值得品读的城市国家。虽然新加坡是个小国家,却是令人起敬的国际大都会。可以说,新加坡是华人城市之巅,是以华人为主流所打造的顶尖城市。

感谢新加坡旅游局的安排,我们一行5人在今年8月25日—30日从成都出发,在新加坡体验了一下“走新之旅”,确实很走心,所以我也特别希望分享出来。

一、此坡非彼坡

作为旅游而言,不同背景的人可能对旅游目的地有着不同的期望值,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在前面先啰嗦一些背景。

Singapore,马来语Singapura(意译为“狮城”),中文为新加坡,常被华人简称为星洲。

中国人所说的“坡”是山坡、倾斜的地方,乡土气息很浓重。我家在海南,也属于亚热带与热带,从海口到北京的飞行时间与飞往新加坡的时间相同。海南人也会说“坡”,比如全岛最繁忙的小镇之一:大致坡,还有三门坡、美仁坡、新坡等等。在海南话中,坡,指的是开阔的地方。按照这个逻辑,最大的“坡”,就是新加坡了。所以当我们听到新加坡这词时,会感觉就像是家旁边地名,当然,确实有部分的风情与新加坡更有类似。

只是这个曾经被华人称呼为淡马锡、被英国和日本轮番殖民的渔村港口,如今在全世界人的眼里,都是传奇之地。

新加坡只有700多平方公里,500多万人口,但年GDP高达3000多亿美元(2万亿人民币),超过大陆任何一个城市,其人均GDP更是全世界最高的区域之一(超过香港)。此坡居民70%以上是华裔,多来自广东、福建和海南,所以华南地区人士来到新加坡,会感觉是华南城市的升级版。而马来人、印度人则是少数中的多数了。虽然新加坡收入高、物价高,但是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普通民众的安居计划,据称有95%的人住的是低价卖的组屋。只有5%的富人才买永久地契的房地产。而正如其“酷刑”闻名遐迩一样,新加坡的良好治安环境着实让人舒服。所以这是一个兼容并济、各得其所却又秩序井然的“坡”。

(待续……)





二、3万英尺也胜安

新加坡是个海岛,不仅有世界顶级海港,同时航空业也非常发达。新加坡航空是全世界8家五星航空之一,在全球最佳航空排名第3,是亚洲最佳航空公司。新航的基地在樟宜机场,樟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近6000万,比广州白云机场少一点,差不多是北京首都机场的60%。

新加坡航空是国家航空公司,旗下还有胜安航空、酷航,而最近,酷航又与虎航合并,所以新航彻底是新加坡航空业的寡头了。

我这次乘坐的是胜安航空航班,从成都双流机场飞新加坡樟宜机场,飞行时间5个小时左右。

胜安航空原名为信风航空(Tradewinds),1992年改名为胜安航空(SilkAir)。我想,如果是现在改名,是不是应该叫“丝路航空”了,语义很符合,也很给中国面子哈。

胜安航空给我感觉是比较时尚的。执飞的是737-800,比较常见的机型。但是颜色搭配颇用心。

因为机上可用手机(飞行模式),所以拍照很快乐!

来分享一下云端俯瞰成都的靓照!



(待续……)
其二是餐食也不错。经济舱的餐食也不错!(与我熟悉的海航精品航线的餐食差不多,但是多了黄油!我最爱黄油涂餐包,可惜海航班机没有黄油提供了。)



还有冰激凌巧克力!


其三是消磨时光的WiFi。虽然是局域网,但可以登录胜安的娱乐空间,看电影、听音乐。也因为机上有电源插座,所以5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一下子就不觉得长了!



(我在国内从海口到广州时,也享受过机上WiFi,哈,有同机人可以聊天的聊天室。)
三、新加坡很冷

晚上11点半降落樟宜机场。到机场接我们的司机叫阿天,50多岁,3个孩子的父亲,祖籍福建莆田。他介绍说新加坡只有三个季节,就是:热、很热、非常热。毕竟是赤道边的城市嘛!在阿天印象中,中国北方才会冷。但是几天下来,我真觉得非常冷。因为不管是航班上、车上、宾馆里、公共场所,空调都开得很大、温度开得很低。



我们入住的是位于小印度(Little India)的希尔顿花园酒店,空调默认是19℃,并且哪怕外面温度很适宜,也不能自行关闭!所以感觉新加坡比成都还冷多了,阳气不太够的兄弟姐妹们记得带长袖或者薄外套,裙子最好过膝盖哈!否则在某些需要排队等待的地方,会冻感冒。

我在新加坡看到了号召节水的新闻,毕竟新加坡要向马来西亚进口淡水,所以水资源确实宝贵。在新加坡街头的绿化带,用的是以色列节水滴灌系统。



三、新加坡很冷

晚上11点半降落樟宜机场。到机场接我们的司机叫阿天,50多岁,3个孩子的父亲,祖籍福建莆田。他介绍说新加坡只有三个季节,就是:热、很热、非常热。毕竟是赤道边的城市嘛!在阿天印象中,中国北方才会冷。但是几天下来,我真觉得非常冷。因为不管是航班上、车上、宾馆里、公共场所,空调都开得很大、温度开得很低。



可是就有些奇怪,为什么在室内空调打得这么冷,非常不环保啊!想想我办公室默认开26℃(响应号召哈),家里开的比这还高些。可是在后来逛了几天,我就能理解了。其一是新加坡的印度人肥胖怕热。其二是商务人士多,得创造一个穿西装礼服的环境。

而因为新加坡的花园式绿化,高大的雨树比比皆是,太阳直晒的地方就不多,所以新加坡真的是非常舒适。

四、新加坡的味道

我们几个把行李放在房间就在大半夜的出去吃夜宵。来到了Newton Circus,有名的地方,看上去应有不少是游客。第一次体验了新加坡的高物价。在此处的啤酒7新元一罐(35人民币)。哪怕是在7-11便利店里面卖的力加(Anchor,新加坡亚太啤酒厂出品,在海南也有厂),也要4.3新元(20多RMB啊)。——哈,所以各位要喝力加或者虎牌,还是来海南喝吧。



中国人的嘴被喂刁了,Newton Circus里的夜宵就觉得一般般了。摊位的店主是华裔,老板娘是来新20年的华人移民,怕我们被宰,所以一直好心提醒我们到别的摊位点菜时要仔细问价格。她说印度人的摊位比较会宰客。刚刚来的晚上,我们就感受到了新加坡的国际化,连市井美食都是如此国际化。

随后的几天里,我们拼命的品尝美食。虽然于我而言,有许多似曾相识,但是依然有其美妙。以下是点滴记录,欢迎流口水哈!

1、国菜:海南鸡饭。(Hainanese Chicken Rise)

海南鸡饭发源地就是中国的海南岛,海南人当年下南洋,将白斩文昌鸡这一海南四大名菜之首也传到了新加坡。经过百年传承,海南鸡饭已经成为新加坡美食中最负盛名的国菜。



△ 我们来的是杨家传统海南鸡饭店,在门口处就可以看到不少的送餐保温包。看上去生意非常好啊!



△ 白切鸡。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估计因为食材的原因,比地道的海南文昌鸡很有差距。因为新加坡的鸡肉基本都是冻鸡,并且在烹饪上做了全熟,所以当我这样的海南人吃到这海南鸡饭就有些失望了。



△ 酱油烤鸡。



△ 海南鸡饭店里还有不少特色菜。不过总体而言,新加坡菜放的酱油颜色较深。



△ 看上去像是渣渣的东西是“菜脯”,也就是萝卜干,因为海南人把萝卜叫成“菜头”。这么碎的菜脯吃着很有惊喜哦。



△ 这一品锅里头有西兰花、花菜、炸猪皮、海参。颇有海南特色。



△ 精致的小菜。



△ 鱼肚羹。这是海南喜宴餐桌上常见的羹。



△ 咖喱鱼头。这就有马来风味了哈。

海南鸡饭当然离不了“饭”,这饭是用鸡汤加味料煮出来的饭,色香味俱佳。

海南,跟广东、福建一样是著名的侨乡。海南与新加坡就正好是中国南海的南北两头。现在从海南到新加坡的飞行时间还需要3个半小时,想想华侨们当年远漂重洋、一周的船路才能抵达,而后顽强生存、斗争、生活。相信这样的一道道家乡味背后,是五味杂陈、是激扬振奋。
@泼皮牛二TY 2017-09-04 18:23:07
等看后续。。。
-----------------------------

谢谢打赏!
2、肉骨茶(Bak Kut Teh)

肉骨茶是新加坡名菜,来源于中国福建(Bak Kut Teh就是闽南语的“肉骨茶”音)。据说在新加坡的肉骨茶也分出了多个风味,入味的药材、香料稍有区别。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发传人”。说个题外话:在南方人下南洋之时,当代的拼音还没有被发明。所以华侨常常将中国方言读音直接音译为英语,只是为了要个读音而已。所以,我们从英语的读音去对应中国方言,常常能明白其来源。



△ 肉骨茶。说是“茶”,其实是药材排骨汤啦。天气热的地方人们干活就会比较早,南方人有喝早茶的习惯。肉骨茶也是当初的劳苦华侨的早茶。也因为加了当归、枸杞、玉竹、党参等中药材,为了忌讳而称呼为“茶”。



△ 配菜与配料。



△ 这家店是诸多华人明星会光顾的店,内外墙上贴满了明星照片。



△ 家业相传,是华人做生意的重要法宝。看上去是传给了女孩子?这才是男女平等哦!


3、美食国界,美食无国界

美食没有国界,但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有美食国界,国界上的美食。



△ 感谢旅新的刘教授伉俪的盛情款待,带我们来到了位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国界处的海鲜餐厅:Rasa Istimewa Waterfront Restaurant。饭店就在海上,在海峡里绝对是个风景。这个饭店的经营者跟我们说华语,而菜系中马合璧,同时又是清真餐厅。(也因此不能饮酒,不过这样吃海鲜更纯正些!)

常见的一些菜我也记不住名字,但是味道很非常棒!









△ ▽ 这里的虾酱鸡翅、麦片虾可以说是一绝!虾酱鸡翅听上去怪怪的,但是放开胸怀尝试的话,绝对终生难忘,难以想象虾酱也可以这么自然的带出鸡肉的鲜美!刘教授喜欢麦片虾,我在其他餐厅也吃过这个菜,不同的地方就是此处的虾超级新鲜。以我多年海鲜烹饪经营来看,真是好食材、好技术。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那窗外的美景。与新加坡一海之隔的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地界,那里也是我父亲在七十多年前出生的地方。这条海峡上有新马两地的通关口,据说每天往来有数十万人,光摩托车从马来西亚开到新加坡的,有十万辆每天。



4、你可知厦门叫Amoy

这两天金砖会议在厦门开。在新加坡,有个美食小吃的地标,俗称厦门街美食中心。(Amoy Street Food Center)



△ 不太显眼的标识。离CBD不太远,看上去是上班族或周边居民居多。





中华文明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上下几千年并没有大的文化断层。哪怕就是现在的简体字,也多是有来由的,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书法家的草书。哪怕从南到北有着巨大的腔调变化,但是我们依然是依托于中文语义的表达。

正如HongKong来自于粤语的香港一词,Amoy就来自于闽南语的厦门一词。也许不懂闽南语的朋友无感,但是当闽南族裔漂泊在南洋,不仅以乡音交流,还以乡音去命名自己的商号甚至是街道时,乡愁与安全感一样油然而来吧。

厦门街里头并非只有华南美食,还有马来、印度等特色。如果正好在那附近游玩的话,去此处体验一下也是不错的。

另外插播一下:在新加坡用百度地图导航很方便,真的很详细!!
5、食色,性也。

新加坡著名的红灯区叫芽笼,马来语音为Geylang,我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读起来特别像海南人说的嘎朗(小巷子)。芽笼那地方正好是一条条的小巷子。也算是世界闻名的烟花柳巷了。因为在新加坡这样秩序井然的国家(城市)里,这样的地方更显得特别。

而除了色情业,Geylang的出名却是因为美食!真的是食色性也。并且就是这么大大方方的共存着,令人惊叹!

芽笼的小巷很多,单号巷子是吃饭或者卖水果的,双号巷子则是娼寮街了。在9巷的路口这里,集中了田鸡粥、福建炒面、牛河大王之类的美食,非常适合夜宵。


上图中的Kway Teow就是“粿条”的广东话口音。在南方,粿条常常泛指扁扁的河粉、粉条。而圆形的粉条则简称为粉、粗粉、细粉之类。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一个词:Char Kway Teow就是“炒河粉”的意思。嗯,为了美食,人们不介意这种舶来词。

(待续……)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43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