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本地资讯 » 正文

思想“破冰”,观念一变天地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0 10:07:12    作者:微世推-刘建华    浏览次数:255
导读

困难能孕育精神力量,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沈阳市坚持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振兴发展实践,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谋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的

困难能孕育精神力量,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沈阳市坚持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振兴发展实践,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谋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剥茧抽丝,不难发现,成绩的取得,缘于全市上下找准了克服困难、破解难题的突破口——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动观念转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


振兴发展,观念先行,思想“破冰”,观念“突围”。沈阳市掀起更新观念的“风暴”,着力推动全市广大干部破除囿于陈规、消极畏难等思维惯性,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学先进,换思路,用创新实干推动顶层设计精准落地。

于是,就有了基于国际化营商环境之上的市场经济观念的稳步树立,有了“长板做长、短板补齐”现代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有了“一河两岸河城共建”“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激情点燃。

一组数据印证了营商环境之变:今年前4个月,沈阳新登记市场主体41967户,同比增长41.22%;实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新一轮振兴的关键节点,沈阳及时找准了方向、找准了节奏。

理清思路,明晰突破路径

探困境之因,寻振兴之道,必须首先在思想层面上率先破题。

在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过程中,沈阳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犹在,不少干部思想观念中仍存在“等、靠、要”倾向,开拓精神不强;职能越位、错位,“手”伸得过长,管了本应由市场来管的事情;产业转型升级办法不多、招法不活、举措不大,等等。

问题是表象,根子在思想。直面问题,直击要害,沈阳在自我否定中大胆革新,坚持从解放思想入手,着力推动全市广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摆脱路径依赖,探索具有沈阳特色的振兴发展新路。

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决定转型突破的力度和创新发展的高度。

历时4个多月,沈阳市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出谋划策,发动群众、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编制形成《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要求,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提出国际化战略、区域一体化战略、城市空间优化战略、产业多元化战略和人的现代化战略等五大发展战略,以及16个方面的具体发展策略,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晰了突破路径。

在精准有效上下功夫。沈阳市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在精准对标基础上,全力解决突出问题,牢牢坚持共同缔造,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围绕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更新观念,在对标学习中找差距、补短板

转观念,换思维,所有的改革创新终究要靠人来完成。

沈阳市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全面加强与北京、厦门以及江苏等地对口合作的难得契机,一方面邀请权威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到沈阳进行专题讲座,一方面有计划、成批次地派出干部学习培训,借鉴、复制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拉近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在北京金融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中关村创新工场,在厦门大学、厦门服务中心、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沈阳市党政代表团、沈阳代表团、沈阳市直机关百名处长学习班等队伍的密集考察、座谈、交流、对接,凸显出沈阳市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促进思想解放、推动观念更新的魄力与决心。

厦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化改革的旗帜和创新发展的样板。今年4月中旬,沈阳市直机关的100名处长分两批,来到2600公里以外的厦门大学,开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充电”之旅。参与授课的老师,或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官员,或是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分组研讨交叉进行。

“百名处长脱岗集中实地学习,这在沈阳公务员培训史上还是首次。”沈阳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学员都来自工作一线,肩负着沈阳振兴某个领域的职责重任,此次学习的收获可以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

转变观念的最有效途径是实地看,现场学。沈阳市研究出台选派干部到对口合作地区挂职锻炼等措施,引导干部接受新理念、新观念的洗礼。今年2月,赴厦门挂职干部已经全部到位;还将每半年选派50名干部到北京挂职锻炼;与南京、广州、深圳、东莞、云浮的对接工作正在推进当中。沈阳市计划4年之内,重要岗位、重点领域的市管领导干部都将轮训一遍。

狠抓落实,用创新实践回答“干什么、怎么干”

带着需求和问题出发,带着启悟与思考归来。一段时间以来,来自先进地区的思想理念冲击波席卷沈阳。“我们必须拿出新办法来回应这种冲击,回答自我考问,用振兴发展的创新实践来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一位刚刚完成培训的市管领导干部说。

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所见所闻让沈阳代表团成员心潮起伏。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是支撑沈阳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是沈阳经济发展的短板。北京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成绩,让我们备受震撼,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实地考察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自贸片区、厦门自贸片区之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学习团队一行人收获满满。参照对标这些地区的成熟做法,中德装备园正在按照“小、大社会”的原则,建立“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和开发建设模式,全面推行“小”式精干管理。

“通过商事制度改革,厦门打造了‘24小时+15分钟’服务圈,是延时服务+智慧服务,都是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我们现在的延时服务主要还是靠人工,相比之下,差距不小。”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邹昊说,“厦门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复制。”

打开新思路、拿出新办法,重在实践、贵在落实。

“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合理匹配,沈阳市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最多跑一次”审批制度改革正在全市推行,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将确保不超过国家法定时限的40%;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性成本,将供水、燃气配套费分别下调12%和32%,力度之大、措施之实,广受赞誉。

推进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国创新能源研究院以及中国(深圳)海外离岸创业服务中心合作,搭建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特区”;“七证合一”已在全市试行,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实行“十一证合一”预计到今年10月,沈阳市将实现更多证照整合,纳入“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在沈阳,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正释放出强大推力。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真抓实干“闯改创”,沈阳振兴发展的“成绩单”将不断刷新。

议:干好创新发展的“第一道工序”

晓 玲

振兴发展压力“山大”,但找到了破解的办法,压力就是动力。

在深刻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沈阳市找到了破解的办法:首先解决思想、思路层面的偏差,彻底摆脱传统思维模式和固有路径依赖。

要干好解放思想这个创新发展的“第一道工序”,不易。沈阳市通过深入调研、发动群众出谋划策,通过专题讲座、派出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挂职等实招,打破思维惯性,推动自我革新,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切实提高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振兴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理清了发展思路,凝聚了广泛共识,确保“干一件事就成一件事”。

砸开观念桎梏,疏浚思想之源。作为辽宁振兴发展的排头兵,沈阳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全速前行。

 
(文/微世推-刘建华)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刘建华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