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科普 » 正文

用头发“绣”出来的画?看完惊呆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5 01:22:09    浏览次数:216
导读

彩色发绣版南宋 刘松年《斗茶图》发绣,江浙地区汉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刚开始是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后到元明时期题材逐渐广泛


彩色发绣版 南宋 刘松年《斗茶图》


发绣,

江浙地区汉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种之一,

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

是以头发丝为原料,

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

刚开始是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

后到元明时期题材逐渐广泛。


发绣是运用头发绣制的绣品。头发具有特殊性能,坚韧光滑,色泽经久不褪。发绣以发代线,利用头发黑、白,灰、黄和棕的自然色泽,以及细、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针、切针、缠针和滚针等不同针法刺绣。发绣白地黑线,适宜绣制摹线(白描)人物,山水和建筑物等,人物一般背景较少。以质朴素净取胜,绣品针迹细密,色彩柔和,风格独特。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彩色发绣版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在古老而绚丽的中国刺绣史上,发绣有着神奇而独特的地位。



彩色发绣版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在中国,尤其是古代中国,人们珍惜头发如生命,云:“肌肤毛发,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头发作为最高礼节的信物传递着人们的忠诚,坚贞和无限深情。发是生命的部分,是精神的代表,发制礼物表达的更是对受赠者的最高致意。



彩色发绣版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代佛教鼎盛时期,虔诚东台西溪信女开始用自己的纤发,在丝绢上绣成如来佛、观音菩萨像,朝夕顶礼膜拜,这便是发绣的源头。到元末明初,发绣突破了宗教题材,表现内容不再囿于人物肖像,艺术手法推陈出新,画绣结合,催生出一件件传世佳作。而到晚清年间,这一艺术奇葩竟衰落近乎湮灭,人们只能从博物馆的珍藏中依稀窥见她往昔的风姿。



彩色发绣版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史料考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发绣是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的《东方塑像》,相传为南宋皇帝赵构之妃刘安所绣;元代女画家管仲姬绣制的“观音像”,现藏南京博物院。



彩色发绣版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早期发现的发绣还有,日本正仓院所藏《弥勒佛》像,出自明代韩希孟之手;《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影印本中的《滕王阁图》和《黄鹤楼图》系明代夏明远的两件发绣;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嘉靖年间《倚琴伫月图》,以及成都文殊院藏有清代道光五年陕西总督杨延春之女的《水月观音》等,均为传世珍品,被后人誉为“细若纹睫,侔于鬼工”的神来之作。



彩色发绣版 唐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肌肤毛发,受之父母”,可以说,成就一件发绣作品的往往是信念、信任,而远非绣工针法这么简单。一旦头发成为某种象征承诺,青丝为证的发绣也就具有了神秘的诱惑力。



彩色发绣版 唐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 五代南唐 卫贤《闸口盘车图》



彩色发绣版 五代南唐 卫贤《闸口盘车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 五代南唐 卫贤《闸口盘车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 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 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 南宋 李嵩《货郎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 喻继高花鸟



彩色发绣版 喻继高花鸟



彩色发绣 古寒山寺图



彩色发绣版《明妃出塞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明妃出塞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明妃出塞图》局部



彩色发绣版《明妃出塞图》局部



彩色发绣  跨凤图



彩色发绣《蟠桃会》



彩色发绣《蟠桃会》局部



彩色发绣《蟠桃会》局部



彩色发绣《蟠桃会》局部



彩色发绣《蟠桃会》局部



发绣作品


周莹华发绣作品 《千手观音》



彩色发绣《喜上眉梢》



彩色发绣



彩色发绣局部图


彩色发绣



彩色发绣局部图



彩色发绣



彩色发绣局部图



单色发绣作品



彩色发绣作品



彩色发绣作品



发绣作品



发绣作品



发绣作品



发绣作品



彩色发绣作品



发绣作品 世界篮坛巨星麦克尔·乔丹



彩色发绣 渴望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