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本地资讯 » 正文

北京引才新政,给人才打造“筑梦空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4 19:55:26    作者:微世推-于娜    浏览次数:167
导读

“不唯学历唯能力,不唯职称唯贡献”,这样的人才引进政策看重的才是“人才”,而非单位、学历等外在因素。 为吸引人才,北京也放大招了。 在去年底出台《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不唯学历唯能力,不唯职称唯贡献”,这样的人才引进政策看重的才是“人才”,而非单位、学历等外在因素。

为吸引人才,北京也放大招了。

在去年底出台《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后,为落实其中的“加大国内人才引进使用力度”,北京市日前又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对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金融、体育、教育卫生、高技能等7类人才的引进加大力度。

打破“一量尺”,呈现出立体化的标准体系,是此次引才新政的突出特点。以文化创意人才为例,可申请落户的既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等领域国家级奖项获奖人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也涵括社会贡献较大的知名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及著名作家、导演、演员等。

以往谈起户口,被提得最多的就是应届生身份、单位落户指标。

这催生了很多本不该出现的现象:比如,很多拥有落户指标的单位进入门槛极高,有的还以有户口为由压低工资待遇;有些员工则拿了户口就跑,造成人才培养成本空耗;此前甚至出现了户口指标的“地下交易”。与这些拥有落户指标的单位“随便挑”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很多民营企业“吃不饱”。

而这次北京的引才新政,就释放出颇具善意的信号:“北京欢迎你”,只要你在自己的领域足够出色,就可免除“落户”的后顾之忧。而其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落户等激励措施对应的人才评判体系,跟纯市场的人才标准是契合的。何为“人才”?学历、职称、单位等固然是重要的参照标准,但市场是更直接的评判尺度。而“应税收入数倍”“有突出贡献”等,都代表的是市场维度的认可。

“不唯学历唯能力,不唯职称唯贡献”,这样与市场评价标准衔接的人才引进政策,看重的才是“人才”,而非单位、学历等外在因素。这打破了过去僵化的户籍管理格局,大大扩宽了人才引进的范围,也提高了人才引进的实效。

在“不拘一格”的引才政策下,人们不必再依附行政事业单位或央企国企,完全可以凭借技术、才华、特长来自由选择工作。即便是没有“东家”的自由职业者,仍有望凭自己的能力成为名正言顺的“北京人”。一言以蔽之:户口不再指向“指标”,而是指向个人。

这跟北京的实际情况贴合:北京聚集了大量高素质紧缺人才,这些人才为北京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无法扎根。如今在新政之下,很多存量“外地人才”的痛点或许能消弭。

其次,此次人才新政聚焦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国际交往人才等,也契合了新版城市总规提出的新功能定位,即全国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可以肯定,有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后,也能搭建聚拢高素质紧缺人才的强磁场,增强其向心力,为北京的“四个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以明确的功能定位为指针,跟市场维度下的人才评价标准对接,不拘一格广聚英才并构筑“人才高地”——可以预见,一个积极、开放、包容的北京,必将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情,也为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而长久的动能。■ 社论


期盼一刀切式人才评价再少些 期盼相关部门以职称改革为始,多措并举、绵绵用力,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让智慧的源泉充分涌动。 1个月前
“人才绿卡”让智力资源“春暖花开” “人才绿卡”让智力资源“春暖花开”,人才绿卡为智力资源注入春天的力量,温暖的滋养,必然让智力的种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百花齐放,结出累累硕果。 3个月前
 
(文/微世推-于娜)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于娜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