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性侵门:脆弱的孩子
如何走过禽兽地带
文 | 雾满拦江
(01)
20年前,北大中文系学生高岩自杀。
时年21岁。
高岩死后20年,她的好友打破沉寂,实名举报导师沈阳应该对高岩之死负责。称沈阳曾侵犯高岩,并沉寂高岩患有精神病,导致高岩身心俱受巨大伤害,被迫自杀。高岩昔年好友的文章《现南京大学文学语言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一时间刷爆网络。
公号环球人物文章:《北大性侵事件:高岩为何而死?请回答,1998》中称:导师沈阳曾借讨论问题之由,让女学生高岩到他的家中,并对高岩“做了她从未做过的事儿”。
文章称,沈阳在学校里散布高岩“有精神病”的谣言,并曾对其它女生说:“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高岩,是她主动往我身上贴的,是她勾引我上床的。你比她漂亮多了,我怎么可能会喜欢她?是她自己有精神病。”
身体伤害,兼以恶毒的流言蜚语,为高岩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原本会在学术领域有所成就的学生,终在恶毒的凌迫之下,凋零。
——甚至她的死,除了让父母蒙受了二十年的伤痛之外,还成为了某些人炫耀的资本。
环球人物文章称:“沈阳教授在高岩离世后的20年间,不时地对着天真的学生们编造一个神话,那就是曾经有一个女生为他而死,甚至还当众说过:有人为我自杀,说明我有魅力。”
(02)
随着事情的发展,涉及此事的三所大学,均做出回应。
北大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立即复核情况,并称20年前,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对此事做出事实认定,给出调查结果。当年北大对沈阳做出了行政处分。
南京大学建议沈阳辞职。
上海师范大学终止与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
针对三所院校的处理,涉事人沈阳做出反应。
(03)
据报道:沈阳称与女生发生性关系并致其自杀一事,当时北大中文系党委和北京海淀警方均有调查和明确结论,根本不存在上述事实,上述指责均为恶意诽谤,为此我将保留控告的权利。
沈阳质问:三个大学都拿师德说事,请问,这种定性靠什么?哪个正式决定上有这个结论?
涉事人沈阳否认三连。
难道此事又要成为罗生门吗?
——幸好,真相终不会随着涉事人的否认,石沉海底!
(04)
红星新闻独家对话高岩去世时,北大中文系时任主任费振刚。
费振刚回忆:高岩去世后,北大校方专门针对此事召开了内部会议,对沈阳作出了记大过处分。
费振刚称:他俩发生了男女关系,他(沈阳)是承认的,这也是学校处分他的依据。
值此尘埃落地,真相大白。
(05)
20年。
漫长的20年。
有多少冤屈的孩子,如高岩一样,就这样默默沉积20年?
无人知情,无人知晓,一任那疼,那伤,那血,那泪,于暗夜无人之际,悄然流淌。
这世道,对于女性来讲太过于残酷。当她们遭遇到伤害,遭遇不公,想要发出一声绝望的呻吟,竟如此艰难。
从新闻报道中来看,导致高岩身死而后,冤屈沉寂20年竟无以辨白,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时代的闭锁性:
高岩之死,发生在20年前。受限于当时人们的眼界以及信息的匮乏,就连受到伤害的高岩自己,都无法明白自己遭遇到了什么。
二是受到伤害所导致的绝望心理:
据高岩好友表示,高岩当时曾留有遗书,里边提到了这件事——但并未出现沈阳的名字,而是用“他”来指代。这就为伤害者的逃脱,留下了法律上的空隙。
三是当时普遍性的认知贫乏:
高岩好友表示,由于高岩家人在女儿身死之后,饱受巨创,每每想及此事,便觉得异常气愤,所以高岩的遗书不久之后便被丢掉。
——伤害事件最可怕的,不止是肉体上的创伤,更在于心智上的摧残。在于事后每思及此,所引发的心灵与精神痛楚。那种痛楚是实实在在的,撕心裂肺痛,会让当事人陷入到强直性麻痹。所以许多受到伤害的人,在事后无法条理思考,往往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才可能稍有恢复。
这就是高岩之事,何以20年之久无人提起的原因。
痛!
(06)
吴晓波频道在为高岩发声时,引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的报告称:
中国有84%的女性,都受过不同形式的骚扰。
但有48%的女性表示,在受到骚扰时会选择沉默。
——她们为什么会沉默?
推究起来,导致如此庞大的人群在遭受骚扰与伤害时沉默的原因,一是追溯骚扰与伤害事件,本身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创痛,二是环境的不宽容——社会本身更重羞耻感,而漠视公义。认为女性受辱是“丢人”的事儿,这样的环境下,女性的权益维护,往往又会带来二次伤害。
打破坚冰,那是需要何等的勇气!
然而,这道坚冰必须要打破!
——一个让84%的女性感受不到安全的社会,是需要改良的。如果这个社会的普遍性认知不能转向公正,那么下一个就是你,或是你的爱人,你的孩子。
所以我们要说话!
(07)
第一:我们要告诉自己,女性受到侵凌,这不是羞耻!
而是罪错!
如果你听闻女性受到伤害,第一反应是羞耻,是丢人,而不是同情和保护,不是追究作恶者,那就要小心了。你的举止言行,有可能为邪恶张目,为作恶者推波助澜。不要以为自己是男人,就在这个规则中占到了便宜,我们都有母亲,都有妻子儿女,你扔出去的每块石头,最终都回落到自己头上。
第二,我们要告诉自己:不对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
不要把自己愚蠢的主观妄断,强加于当事人身上。不要说什么你当时为什么不反抗?你为什么去他家?为什么你让他进门等诸如此类的蠢话。如果有谁把对方的善意,曲解为容许你做恶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在闭锁自己的心,恶化自己的生存环境。当太多的人感受到不安全时,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
(08)
第三,无论是何种环境,都不要恐惧。面对侵犯要大声的喊出来。
要记住,坏人心里比谁都害怕。他们之所以敢于得寸进尺,那是因为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袭扰,丧失了反应能力。告诉自己要有勇气,只要一声沉静的喝止,对方就会脸色灰白。切记你没任何理由害怕,而坏人没理由不害怕。
第四,对于超过正常边界的语言冒犯,要在第一时间怼回去!
有个漂亮女孩,入职一家公司。公司里有个老男人先是语言撩拨,续而动手动脚。当时女孩问了一句:你跑得快不快?
什么?对方没听明白。
女孩解释说:我男友是掷飞标的,你要是跑得没飞标快,会死得极惨。不信你可以试试。
此言说罢,渣男讪讪缩手,从此再也不敢乱说乱动——说过了,心怀不轨的人,比任何人更恐惧。只须一句义正辞严的话,就会吓得他噩梦连床。
(09)
第五,不要有透明人错觉,话说出来,别人才知道。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特傻,受到委屈就嚎淘大哭。有时被小朋友打了,大人一过来,他就开始嚎淘。而打人的小朋友,却口齿伶俐的说他打人。结果他又遭大人暴打。这样的次数多了,他终于醒过神来:
委屈的时候,哭是没用的,你必须要冷静的把话说清楚。
越委屈,越冷静。
第六,学会流畅明晰陈述事实。
遇事时,不要陷入情绪化,不要急于表达观点,要简单陈述事实:时间,地点,人物,所发生的具体行为。有些人一辈子受委屈,就是因为他们没弄清情绪、观点与事实的区别,以为公道自在人心,泪流满面大声疾呼就会换来公正。但在法庭上,情绪和观点一钱不值,能说清楚事实,才会替自己夺得公道。
(10)
不为恶。
不助恶。
不惧恶。
不容恶。
不自废话语权。
自己替自己主持公道。
社会变坏,是从好人沉默开始。
公正之日,始于好人不再沉默。
老实人的心,敏感而又细腻,偏又不善言辞,往往遭到伤害或委屈,也无法表达。为恶者正是瞅准了老实人的这种心理,才敢肆意妄为。但为恶者所行所为,一旦暴露在阳光之下,其伤害性就荡然无存。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学会保护自己。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意思是说,你不能让坏人把你研究个透,肆意伤害,而你却对坏人一无所知。你必须研习人性,看穿坏人的色厉内荏。认知如阳光,普照大地之时,暗夜般的坏人,才会彻底被驱散。
雾 曰
你能否把想象与事实区分开,如何辨析他人话语中的想象与事实,这是你能否跃出底层,步入经济自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