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洲岛位于桂林市中心,是漓江上最著名的一座沙洲,独享漓江上700余亩核心水域。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载:“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所以人们也称訾洲为福洲(浮洲)。
唐元和十三年(公园818年),桂管观察使裴行立深感此地是观赏漓山(今桂林城徽象鼻山)的绝佳位置和角度,于是迁移岛上原著民,建造楼台亭阁,将訾洲岛修建成了一座官家园林(訾洲岛也是桂林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官家园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受邀到此宴游,作下名篇《訾家洲亭记》,文中“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漓山”就是象鼻山,这是有史以来最早对于观看象鼻山的记载。其启文中“今是亭之盛,甲于天下”,是将桂林山水与“甲天下”联系在一起的最早出处所在。自此,訾洲岛便成为了古人观看象鼻山的胜地,流传至今(公元2018年)已经整整1200年了。
初春时节,桂林地区虽然春寒料峭,但訾洲公园里却已是春意盎然,一派勃勃生机了。
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各类竹子弯腰点头,竹影婆娑。大草坪的草儿一片金黄,但步道旁、草坪边、池塘岸的桃花,却已是昂首怒放,如同镶嵌在绿色波涛中的一片片云霞。园中正在进行的郁金香花展,花色品种多,花儿娇艳婀娜,更是吸引了无数的观赏者,使得园中人人声鼎沸,每天都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赏玩郁金香后,迎着毛毛细雨,漫步于林荫道中,呼吸着湿润的清新空气,观赏着散布于园中各处的风格各异的亭台楼阁,品味着一座座碑刻雕塑,闻嗅着时有时无的淡淡的花香犹如进入了超然物外的仙境。
走累了,或停留于某亭阁中稍憩,或于桃花树下拍拍照,或于漓江边欣赏象山水月,都会让人赏心悦目,乐而忘返。
訾洲公园,一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美景无限、文化意蕴深厚的公园,确实是一个无论何时都值得游玩休闲的好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