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商业服务 » 正文

贸易战40%的直接代价可能由外资企业承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8 03:37:14    作者:微世推-实习生小鱼    浏览次数:233
导读

中美两国的巨大贸易差额,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有关。在美国国会关于中美贸易的研究报告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1990年,美国货物进口的47.1%来自环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

中美两国的巨大贸易差额,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有关。在美国国会关于中美贸易的研究报告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1990年,美国货物进口的47.1%来自环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中华区、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2017年,这个比重是47.5%。在这27年内,全球贸易体系发生了剧变,但美国从环太平洋地区的进口比例却不可思议地保持稳定。但在稳定的表象背后,是制造业产地的转移。1990年,在美国从环太平洋地区的货物进口中,中国占比只有7.6%;2017年,中国的比重飚升至55.4%。出现这种现象,部分原因是由于跨国企业把制造业设施转移至中国,当中主要涉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此消彼长。从1990年至2017年,日本在美国货物进口所占的比重从23.8%跌至7%;中国的比重从3.8%升至26.2%。作为环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的出口包含了大量外国资本成分。按照世贸组织(WTO)及经合组织(OECD)的估计,中国制造业出口中有高达40%的增值来自外资。今时今日,全球资本已基本自由流动,用国界来定义的双边贸易差额实在不合时宜。有分析估计,如果美国针对中国出口加收关税,可能40%的直接代价将由包括美国在内的外资企业承担,而这还未计入美国消费者需要承担的间接成本。按照过去近30年的经验,即使美国的关税政策有可能使美国减少从中国的进口,也难以改善其贸易赤字。中国失去的美国市场比重,很可能只会进一步转移至东南亚等其他环太平洋地区,而非美国本土。
 
(文/微世推-实习生小鱼)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实习生小鱼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