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徽州,我的家
在天涯混了那么长时间,几度删掉,又重新安装。旅游板块,海外华人,情感天地,莲蓬鬼话甚至是天涯医院都常常去浏览下。可以说天涯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慢慢也萌生出自己也写写的欲望。写啥呢,就写写我大徽州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吧。怎么说我们这里的5A级景区也很多呢。闲话少扯,先上图镇楼。
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但是优美的环境在没有旅游经济的年代并不能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我们这里有首民谣: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所以明清时期的徽商鼎盛,即使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但徽商却已衰落。现在已没有徽州这个名称,徽州府也只是一个历史地理民称。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本想写的有规划一点,实在抽不出时间。想到哪里写哪里,随手多拍点图片吧。楼主出生于黄山市歙县,生于斯,长于斯,除了出去上学的几年,又毫不意外的回于此地。不出意外,也会在此终老!这么多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空气依旧那么好,天也还是那么蓝,经济依旧是那么的落后,人却一天天长大,老去。
徽州多山,多丘陵,粮食产量不高,经济作物也无法大面积种植,农村里还是最原始的耕种方式。不过农村里年轻人太少太少,都出去打工啦。,留下老人孩子,又有太多的留守儿童,太多的问题。
我们这里最多的经济作物就是茶叶,菊花。五一回家,拍点茶山的照片。五一回去又可以去拔小竹笋,摘野草莓去喽。
晚上睡不着,随便写点。说到徽州,肯定离不开徽州的建筑,说到建筑,有一种我最最不喜欢的冰冰冷的让人不寒而栗的建筑――贞节牌坊。在徽州大地,牌坊真的是随处可见,缩在路边,孤零零的,就是贞节牌坊。一如那些女人,从青丝熬到白发,熬干了热血,那些孤寂的岁月,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吧。小的时候,听我姑婆讲过(老人家已经过世20多年,100多岁)那时好多女人,丈夫在外地,一个个孤寂的夜晚,睡不着,把一把铜钱撒在地上,再一个个的捡起来,捡完了,也累了,可以睡着。若是男人在外地挣了钱,必然会回家大兴土木,盖带天井的大房子,修大园子,修祠堂。这样的人家日子好过点。不幸的是那些生意没做成,客死异乡的人,家里的老婆孩子日子太难熬,尤其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