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彼得·德鲁克是领导力研究的实践派,基于自己的经验和非系统的观察,提炼出关于领导力的个人见解,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但这种经验范式也有小样本的可推广性和非系统观察的科学性的局限。
文 / 刘澜 领导力专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领导力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种范式:科学范式、经验范式、人文范式。它们的主角不同,分别是学院派、实践者、思想家。目的也不同,分别是求真、求善、求美。
1科学范式:基本在自娱?
科学范式是学院派的范式。象牙塔之内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是这一派。他们借用自然科学的套路,以实验、调查、统计等科学方法,对领导力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是做给其他研究者看的。
领导力学者罗伯特·豪斯、伯纳德·巴斯、加里·尤克尔等,都可以归入这一范式。他们在学术领域是知名学者,但对领导力实践几乎毫无影响。
科学范式基本上是在“自娱”,而且还没有做到“自乐”。加里·尤克尔在自己撰写的教材中就有这样一段灰心丧气的话:“过去几十年中,领导学领域一直陷于争论和混乱之中。关于有效领导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实证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得到的结果并不显著、不一致,并且难以解释。”
2经验范式:油嘴滑舌的概括者?
经验范式是实践者的范式。市面上绝大多数领导力书籍都可以归入这一派。这些书籍的作者,有些是实践者本人,比如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赢》等畅销书的作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领袖们》的作者)。他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非系统性的观察,提炼出关于领导力的个人见解。还有些作者,则是他们的枪手,或是记者或是咨询顾问。
经验范式的有些代表人物,也栖身于象牙塔之中,不过处于边缘地带。比如学习型组织研究的代表人物彼得·圣吉,尽管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但并不拥有终身教职。
彼得·德鲁克大概是这群边缘人物中最有名的。他尽管是拥有终身教职的教授,但学术界和他彼此都不喜欢搭理对方。德鲁克是这么做研究的:“所有我遇到过的卓有成效的领导者——既有我与之共事过的,也有我只是旁观过的——都知道四件简单的事情。” (天哪,你这样下结论不科学啊!)他们追求的不是科学,而是影响实践。
按照现在的学术评价标准,德鲁克将无法获得终身教职,因为他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而只是出版图书,在《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最多在《哈佛商业评论》这样的半学术半通俗的刊物上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