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15年开始,华为手机频频被媒体提起,其快速增长的业绩以及日益提升的品牌形象,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这一本土品牌。
那个时候,也是乐视手机开始发力的时候。一晃过去两年,乐视,酷派,HTC都已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华为手机目前势头正猛,但华为自己也清醒的认识到,手机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稍不注意就会被超越,再大意一点很可能就会如同上述的手机品牌一样,诺基亚,黑莓便是典型的例证。过去的它们多么辉煌,现在的它们又是多么的落寞。
我们先来看看华为这家企业。
华为的厉害之处在于战略眼光选对了行业。通信行业是高利润的行业,客户又是垄断行业(各个国家都是国有为主),技术门槛高(能进入的越来越少)。所以华为和中兴都过的不错。华为的管理风格跟隔壁的富士康,联想,美的都差不多,明显是60年代企业家的风格,很多人说华为和中兴瞎折腾(华为的内耗,中兴的子公司吸血),都能逐渐稳步上升。所以不要神化了华为。
所以华为的未来的危机在于,能否继续找到高利润高空间的行业?因为华为从IBM学习的重型化流程,注定跟IBM一样,只有高利润的行业才能养活自己。如今华为的老师IBM逐渐没落了。华为,作为地球上的恐龙,还只能继续寻找“丰厚”的牧草,来证明IBM的打法是正确的。
再来看华为的三大业务BG。
1、通信行业在运营商这块,随着增量不增收的问题逐步来了,未来好日子也越来越难。(2017年随着联通推出不限流量套餐,电信也在第一季度推出了169免流量套餐,虽然当前是限速了,但是放开限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5G对运营商来说是比较尴尬的),华为一直以来都是从客户那里挖矿,但是没有真正帮助过客户去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想着撑大管道和流量,卖设备。但是没有解决增量不增收的问题。
2、手机算不算高利润行业?手机空间大,但是利润低(90%都被苹果赚走了)。不过相信华为有实力肯定做成No.1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手机大起大落,稍微遇到一个危机,就被无限放大了。
3、企业网(云计算,平安城市,物联网),利润高,空间也大。但是目前来看,被阿里、腾讯这些公司占据先机,华为是起了早市,赶了晚集。
手机行业风起云涌,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随时可能用脚投票。盛世下的华为,如何把握机遇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