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本地资讯 » 正文

清初四僧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4 18:06:32    作者:微世推-李凯    浏览次数:171
导读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僧。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弘仁的个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僧。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弘仁的个人思想与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而在诗画中常有流露。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大江南北。其艺术的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入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对都倍为尊重。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渐江学人。印鉴:弘仁、渐江僧

题跋:弘仁字渐江,休宁人。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前明诸生,甲申后为僧,尝居齐云,工诗文,山水,师倪云林。新安画家多宗清閟法者,盖渐师道先路也。没后,友人于其葊种梅数百本,因称为梅花古衲。余每爱其手迹,层崖陡壑、伟峻沉厚,非若世之疏竹枯株者比也。笠檐书。印鉴:汪、野。

峭壁凌清溪,高寒自终古。梅竹有贞性,咫尺精灵聚。同心托嵁巗,根株互相抚。所以君子交,不与尘凡伍。中江袁启旭。钤印:袁启旭印、士旦

《峭壁竹梅》构图简致,古风流韵,禅宗奥旨,意境高远。全幅左大半留白、右侧画峭壁,中仅以一枝老干连接,经营布局极见功力。其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如峭壁、梅花、钩竹等具全,充分展现了这位画僧的艺术面貌。


立轴 设色纸本 1651年作

黄海松石图 纸本淡设色 1660年作

弘仁虽继承宋元,但又有鲜明的自家面貌。可谓取宋人精谨而去其刻划繁缛,融元人笔墨而强其结构风骨,形成了自己刚正、平实、清醇、蕴藉的艺术风格。此图取黄山一景,突出山之陡峭,但构图重心偏向左面,右面以两峰头与之呼应,石之凹凸处略施淡墨烘染,以加强其厚重感。虬松横出石隙,突出山之险峻。画家以渴笔焦墨勾皴层岩,以浓润的细笔写树,风格冷峻劲峭。自识“黄海松石。为文翁先生写,弘仁”。左下署“庚子”年款。按庚子为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作者时年五十一岁。


立轴 水墨纸本 1637年作

款识:1.淡山如客树如禅,意到无声各杳然。落笔不知谁是画,和身都入水精天,丁丑六月于水香庵,渐江。印鉴:弘仁之印
明末清初,在安徽徽州地区,形成了一个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山水画流派—新安派,画家多为明末遗民,主要继承元代倪瓒画风,弘仁即为此派领袖,他与同郡的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与石涛、朱耷、石溪并称“清初四僧”。 弘仁,擅长山水,初从宋人入手,后学元四家,尤受倪瓒影响,以瘦劲简淡的笔墨,表现幽僻萧疏的景致,传达冷逸秀峻的格调。同时他亦十分重视师法造化,经常游历黄山、雁荡、白岳等名山,作品多以黄山白岳为胜,尤以黄山著称。此幅山水是弘仁学倪瓒的山水画,从中既可看出弘仁对倪瓒的醉心,亦透露出独特的追求,画面与景色基本遵循倪瓒画的程序,近景坡岸古树,中景一片空白,是为水的世界,后为远山。豁出寥廓天宇,境界荒凉空寂。所不同者,倪瓒画中多不见人,而此中江上有一小舟,舟上尚有高士独坐。诚如作者自题,人和自然完全交融成一体了。瘦硬的笔法,简淡的墨色似倪瓒,然笔墨已显刚健,顿挫转折也较多,勾勒中并有皴擦,树石勾皴多有渲染,这些都是弘仁的个人风貌。
纸本墨笔 1639年作 弘仁、李永昌、汪度、刘上延、孙逸 上海博物馆藏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己卯)3月,新安人李白四十寿辰,弘仁与李永昌、孙逸、汪度、刘上延五人联画《冈陵图》卷为之祝寿。其《冈陵松屋》,自题“己卯春日为生白社兄寿,江韬”,钤印“六奇”。从诸跋知此图作于己卯年3月,作者皆新安人,故知此时已从杭郡迁回新安,而此前曾为杭郡诸生。


雁荡看山图 手卷 水墨纸本 1640年作

款识:庚辰中秋予从雁宕归黄山,晤壁人于云舫为写此卷,渐江。钤印:弘仁(朱)、渐江(白)、四美(朱)

跋文:①渐江休宁人,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前明诸生甲申后为僧。尝居斋云,工诗文山水。师倪云林,新安画家多宗清閟法者。盖渐师道先路也。没后友人于其墓种梅数百本,因称为梅花古衲云。右抄国朝画徽录。钤印:香光后人(朱)、金(朱)

②渐江生遭国变,愧食周栗出家为僧。其志既无所求,古故其画间冷萧。散有绝尘致烟火中,人梦相不及德以笔墨计较工拙非善读渐江画者。癸亥花朝。濑甲。钤印:长尾甲印(白)

立轴 水墨绢本 1644年作 (616万元,2007年8月中贸圣佳)
款识:△甲申年暮春江韬写。△壬辰嘉平月余与程守兄相唔于湖系,感慨万千,遂题早年旧作赠予为念。渐江弘仁。钤印:六奇(朱文)、渐江僧(白文)

题跋:渐江和尚初名韬,江其姓,字六奇,生明清之间,明亡披缁为僧。此图犹在俗也,计年只三十五岁,以实笔勾皴,而有虚劲虚实相生,别有意趣,难矣。二零零二年一月观于京华客次,东海徐邦达时年九十一岁识。钤印:蠖叟(朱文)、李庵(朱文)、徐邦达印(白文)

在清初四画僧和新安四大家中,渐江(弘仁)皆居其首。弘仁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后改名舫,字欧盟,削发为僧后,法号弘仁,又称渐江僧。与其它三大画僧相比,弘仁的思想历程更为独特也更为纯粹。他早年的思想属于传统儒家范畴,读五经,习举子业,幼尝应制,又以巨孝发生,是标准的臣忠子孝的路数。明朝覆灭,清军入关的历史巨变,使他心寒意冷,万念俱灰,于是,道家的出世心思开始萌露,其有诗曰:瓦缶雷鸣可唱酬,不如归去任扁舟。又曰:忽念名山神欲往,孤舟系向子陵滩。尽管如此,内心仍然十分矛盾:此翁不恋浮名久,日坐茅亭看远山。可见,他对故国之情并未了断。据于儒,又依于老,甚至作好了隐居的打算,但终究逃于禅,做了和尚。忠君报国,入仕济世的思想被挫败了,弘仁依旧抱志守节。四僧中,真正称得起禅家的,惟他一人。不婚不仕,寡欲清心,挂瓢曳杖,芒鞋羁旅,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下披云孤啸,如此“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远远超拔了八大山人苦心经营道院和石涛自称臣僧,三呼万岁的形禅实俗之为,石溪虽然没有卑琐之事,但性格过于激烈,动辄爆发而难安于静,不像弘仁,忠义埋入心底,从未遇风即动。画如其人。弘仁的性格使他的绘画纯净、高洁、疏旷、清雅、峻逸、宁静、坚稳、深邃、幽僻,给人的突出感受,一是冷,二是静。他喜画梅,偶作人物,但主要是山水画。他的画存世不少,其构图多是奇纵稳定,空旷幽深,几乎所有的山石都是用大大小小近乎方形的几何体组成,往往在两三块简洁抽象的空白大石之间,夹杂若干碎石小树,形成疏密有致,繁简相宜的视觉郊果。有时于山崖侧畔倒悬一二老松,飞瀑旁边伸出一些虬枝,显示了一种古绝之美。弘仁对传统的尊崇相当虔诚,他从宋画入手,上追晋唐,尔后致力于元四家,其中对倪、黄尤为注重,最终专意于倪云林。“老干有秋,平岗不断,诵读之馀,我思倪瓒。”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的践行。故宫博物院收藏弘仁的《墨笔山水》诸图,皆为枯涩淡墨之笔勾写,偶以浓实笔触强化却又随意散漫的画风,颇似云林,然而,其虚淡疏松的韵致和刚劲结实的感觉,又非倪所有。

此幅《秋亭观瀑》是弘仁35岁在俗时的作品,以冷静铸其魂魄,坚硬强其骨腱的风格,正是弘仁的典型面貌。那奇正雄强,瘦峭峻拔的点划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搏动的情绪、压抑的力量,其格调有别于宋元诸家,亦不同于当时的画家。弘仁之所以被公论为不易习仿,不单由于冷峭静寂得超乎常态,还在于画家本人的性格难以相合。以石涛比之,仅就艺术功底论,石画也不及弘画深厚精微,石涛常常恃才信笔,横扫一气,弘仁则一笔不苟,不急不躁。中国传统绘画以雍穆宽宏、外柔内刚的静美为高深,动美则被视为浅躁,而石溪、八大、石涛多属动美,惟弘仁独臻静境,此中高下,庶几可知。


1651年作

1651年清顺治八年(辛卯),弘仁42岁,已在歙县。与人合作的《格庵山水合锦图》卷上题:“渐江学人为玉如先生。辛卯。”玉如即方式玉,字玉如,歙县岩镇人,能诗善画。


枯槎短荻图

此图所绘为弘仁的诗友香士的书斋。简陋的茅舍与阵设衬托出主人品格的高洁与孤傲,虚堂静敞,门外二树枯槎直指苍穹,一湾清浅的溪流江集成潭,环绕在高低错落的岩石间,水波不兴,犹如主人不逐名利的平淡心境。石边,水际短荻丛生,清润可爱,为这幽寂的贫士生活增添了几许生趣。前景池环石抱,池边岩石用棱角分明的直线、横线空勾,几无皴染,池水用大片的留白来表达,不擦一笔,塘侧,几丛芦花迎风而立,笔致柔婉。不远处野屋一椽,亦用直线勾划,线条规整、细劲,屋内空寂无人,两株古槎高耸屋前,枝疏叶落,给人以纯净,空漠之感。远处大片空白,不着一笔,似天、似水或水天一色,显得空明、悠远。整幅画墨色枯淡,用笔简疏,无大块点染,无跃动的笔触,一股洁净、冷寂、清逸之气从纸上溢出。


空山林静图 1656年作 幽壑鸣泉图 立轴纸本


雨余柳色图 1656年作 纵84.4厘米 横4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化高远为平远、深远。江渚遥岑,水波不兴,山体坚凝,村舍掩映。山石结构严谨而用笔松灵,墨色滋润,呈现出一派春柳又绿江南岸的清新气息。自识“雨余復雨鹃声急,能不于斯感暮春。花事既零吟莫倦,松风还可慰宵晨。为闲止社兄写意于丰溪书舍,丙申三月渐江仁”。钤“弘仁”朱文圆印。另钤“润州戴植字培之鉴藏书画章”朱文印。丙申为顺治十三年,公元一六五六年,作者时年四十七岁。


立轴 纸本 1657年作


水墨纸本
此图是渐江为汪尧德作,以描写隐者的居室表现他的情趣,罗逸的题诗揭示了画的命意。画中以敞轩为中心,背倚层峦,前临小溪,板桥流水,高柳五株,一片离尘清幽之景。罗逸诗“柳仅五株非着意”,点出画中五柳暗将陶庵居士比作自号五柳居士的陶渊明,此图意在赞颂陶庵居士高隐之心。


设色纸本


松溪石壁图 1656年作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弘仁明亡后出家为僧,以画黄山著称,为新安画派奠基人。作品笔墨苍劲整洁,设色淡雅,多干笔焦墨,营造出清寂冷逸的山川画面,寓伟峻沉重于清淡简远之中,意趣高洁。画面右上作者自题“浙江学人寄伯行居士“。整体画面,格调高古清雅,有宋元之遗风浓重的残留在画面当中.加之渐江本身自有的人文修养及情怀.似整副山水有了非凡的境界,意境幽远.布局稳中求胜,险象环生,意味深长.的确是画论中所谓的:一副好画不光有笔墨.重要的是观画者能体会到:"可观,可游,可居."


断崖流水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656年作 湖山平远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659年作


丰溪秋色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此幅山水笔墨取法於倪、黄之间,而自具面目。山石尚简,用乾笔淡墨勾勒,线条爽利,转折处或圆转露棱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体,局精密,结构严谨,而无板滞之感,得风神懒散、气韵荒寒奇致。

林樾寻梅图 设色纸本 1658年作

题识:惠应寺林樾荒古,游屐罕通。元美居士渊穆爱静,停装偃息其中,许子逢尧与俱焉。良友异乡昕夕相对,信足乐也。学人探梅南郊,移筇过访集言两日,颇洽清欢。隔畦普照,海化火逢老导。余至前又出近所作梅花诗歌咏其下,意兴酣适。俄而,夕阳在山,天风拂拂竹影琳宫荡为金碧。生平游事于此轶畅。别归涂此用赠元翁以志一时良遘。戊戌二月初旬,渐江学人弘仁。钤印:弘仁、渐江僧
此图写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梅岗的惠应寺景色,款署“戊戌二月初旬”,戊戌为顺治十五年(1658),渐江年四十九岁。据《弘仁年表》记录,这一年春天,弘仁在南京宿惠应寺。画面构图巧妙,山水环抱,大出古人畦径。用笔简约,林木萧疏,屋宇清樾,人物传神,为渐江中晚年的佳作。与此类似的作品如:五十一岁时画的《黄山天都峰图》及《黄海松石图》、《陶庵图》等可以看出,这时他的艺术风格已十分成熟,笔墨简洁、清刚、纯净,主要用线条空勾,以大小几何体造形,极少皴擦,因而冰冷宁静的气氛特强。在艺术上已达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高峰。
渐江的画代表了真正的山林之士和遗民画的最高水平,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几乎没有第二人能和他并比。周亮工《读画录》:“收藏家以无渐江画为“恨事”,江南人家则以有无渐江画定雅俗”。渐江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清逸刚淳。“闲静简远”、“胸无纤尘”是古代画家最向往的境界,也是古人认为最美最高的风格。弘仁画最足当之。


竹石幽居图 纸本水墨 1659年作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竹石幽居图》画断崖脚下,孤室筑于巨石之上,疏竹依傍,泉溪回绕,青松与枯木皆挺拔而立,意境简淡清逸,远离尘埃。渐江山石画法出自“折带皴”但用笔更加灵活多变,略有生活气息,表现出自家的风格。

水墨纸轴 1659年作

镜心水墨纸本


南华高致图 立轴

《南华高致图》为弘仁罕见的传世精品。是图长一百八十三厘米,宽六十八厘米,上题:地湿莎青雨後天,悠然高致在云边。主人心境多轩爽,更读蒙庄秋水篇。渐江学人。是图构图采用云林典型的二段式取景,近景数株苍松盘弩遒劲,高耸挺立,茅屋半掩,屋内隐士端坐静读,屋外园内二只仙鹤闲庭信步。远景小桥流水,崇石峻峭,树木苍郁。整幅作品洗练简逸,笔墨凝重,大师善用折带皴配以乾笔渴墨,师法自然,多清新之意,传山川之美。此作虽师法倪瓒,但又能“一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馀韵”。很少用粗笔浓墨,也少点染皴擦,不让作品中出现丝毫的粗犷霸悍、张扬外露的习气,全以精细的松灵之笔徐徐写出,於空灵中显充实,静谧中寓深秀,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峻逸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品味无穷的审美感受。“闲静简远”、“高流静士”、“胸无纤尘”是古代画家最向往的境界,也是古人认为最美最高的风格。弘仁画最足当之。


纸本设色 1659年作 纵89.4厘米横41.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弘仁的艺术造诣固然与他师法古人和得心造化分不开,但他能独得倪瓒和黄山骨质,导“黄山画派”之先河,标新帜于艺苑,究其因,是其思想品格和人生操守的写照。《林泉图》意境十分清幽,恍如世外桃园。江中巨礁上虬枝恣肆飘逸,迎风微荡;占据画面中心的是以简笔勾画的山石,同样用笔寥寥而意蕴跃然,是具有典型弘仁风格的山水佳作。


松壑清泉图 纸本墨笔 广东省博物馆藏

款识:渐江学人弘仁为惟敏先生写。钤印:弘仁(朱) 渐江僧(白)
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弘仁出身贫寒人家,性格孤僻,他是明末秀才,明亡后,他希望能抵抗清朝,于是离开安徽歙县,去了福建,后来在武夷山出家为僧。

弘仁很推崇元朝画家倪瓒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也相当简洁,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但相比倪瓒,他的画没有那么荒凉,多一些清新的感觉。这幅《松壑清泉图》用干笔淡墨勾勒,线条简练,转折处有棱角,岩石中的松树疏朗清丽,大山斜立,山转水流,画面相当生动,富有自然意趣。


水墨纸本 1658年作 深山幽居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660年作 纵307.5厘米横99.6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有人曾称:“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得黄山之质,也就是得黄山之骨,而这质骨,也正是渐江和尚不肯随世俯仰,视腴媚如仇,惜名节于慎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禀赋刚正,志操清亮这一人品的写照和表征。千古文章根肺腑,画道亦然。此画近景二古松虬曲扭结,中景陡峭直插云天,笔法松秀,山石棱角方硬,行笔极清劲,笔笔清晰可见。山迎阳一面浓墨勾皴,不加罩染,稍后染以淡墨,托出了主峰的体积感。


幽涧疏林图 立轴 1663年作 枯木竹石图 立轴


枯木竹石图轴 纸本水墨 1660年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渴笔淡墨写寒柯片石,几丛小竹点缀其间,格调冷峭秀逸。题款耐人寻味,“古木鸣寒鸟,深山闻夜猿,唐句也”。这是作者借诗抒怀,以画寄情,追求一种空远寥廓的岑寂意境。自署“庚子腊月灯下重题于澄观轩中,弘仁”。澄观轩在安徽歙县五明寺内。庚子为清顺治十七年。


水墨纸本

题识:余登莲华绝顶,延瞩移时,见东南■云■□,俄顷油油焉。排空西向,势若谢玄战淝水,锐气骁腾,有不能已者,乃急■下及降白云梯,回望群峰,皆弥漫无状矣。于是纵步狮子林,得草瓢而息,户外狂霜肆一龛,历历如坐天风海涛中,不复知在千岩万壑间也。维时群奇俱秘,寝食无端,探囊中得周生居士委卷,泚墨驱毫,片晷而竟,汪子叔向适以诗成,爰属书之,藉是以概予两人游中,一段佳事也。浙江学人弘仁识。钤印:弘仁

手卷 水墨纸本 1661年作
题识:辛丑十一月度腊丰溪之仁义禅院,落落寡营,颇自□适,日曳杖桥头,看对岸山色,意有所会,归院研冰,始融率尔涂此,殊觉撩草。渐江弘仁。钤印:弘仁、渐江僧

绝涧寒窠图 纵116.6厘米横51.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在四僧画家中,弘仁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清逸刚淳。观弘仁的《绝涧寒窠图》,会有“千钧屈腕力,百尺鼓龙须”的气魄和功力。但画面中的千钧之力又不是一泄无余,而是徐徐使出,如盘弩曲铁,控制得恰到好处,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并做到不可增一,不可减一。山石树木的行貌、体量和神髓就是靠这精钢一般的线条结构出来的,显得简劲俊秀。


秋崖长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224万元,2010年5月中国嘉德)
题识: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为弘度尊宿拟秋崖句。渐江学人仁。钤印:弘仁、渐江僧

明清之际,文人画家多崇尚倪云林,然每每为其造境,及笔墨所囿,唯僧渐江在得其清逸之外,复以削利劲健之笔,险峻雄奇之境别开生面而成一代大家。此图为汪洪度而作,画山野一角,而松高石伟,坡陀幽深,杂以茂竹瘦梅,在伟岸奇削之中,有一种清刚之气跃出画面,山石略染淡墨,滋润通透而不失浑厚,虽瘦损却不失为佳作。受画人“弘度”,即晚明安徽歙县汪泓,字弘度,以字行。


水墨纸本 1660年作 仿倪山水图 1658年


仿倪山水图 1661年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辛丑九月,雄右属为且先居士。弘仁。钤印:渐江(白)

题跋:枫香吹遍荻花天,何事明湖不着船。欲抛渔竿乘月去,笛声吹彻万山烟。广乘樵。

疏柯坡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661年作

款识:辛丑蒲月,写于西溪萧寺,渐江学人。钤印:渐江,渐江僧

题跋:静士渊妙,孤奇朗拔。食谢腥膻,衣只袍葛。采云体轻,涉险神豁。自挈画囊,轻赍茶钵。当其意至,解衣皴抹。半石疏柯,着手都活。俯视宋英,兼师元达。俗客贿求,有蹙其頞。时以惠贫,天浆醒渴。作颂书颠,用防豪夺。辛丑,访渐师于五明寺,出此志别,赞以记之。汤燕生。
渐江的山水画作品,师法于倪瓒的画风,以折带皴为主。他的山水画笔墨精谨,格局简约,画面透气明快,显示了他对自然的高度认识和高度的概括,是高于生活的典型范本。其墨气虽然单纯,而不空虚,以线造景,这种格调体现了文人画“性本爱丘山”的精神所在。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淡,而饶有余韵。他认为凡画山水,“简淡极难事,简非不用笔,淡非不用墨,写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最主要得山水性情”。渐江对于元四家的画家力学苦练,尤其出于倪云林的技法,逸笔淡淡,深厚而有气韵,笔墨精练,一丘一壑确有千岩万壑之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感悟,脱离繁杂与超凡的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思想品格的表现。作品静谧于寓深秀,绘人以品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开门见山”,画卷构图奇岖稳定,山石取势峻峭方硬,林木造型盘弩犹劲,构画面应用中国画的“三远”画理,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用墨清而不浮,淡而不虚;秀逸,崎岖,幽淡,安闲之气溢于画面,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隽永的意境。


幽亭秀木图 设色绢轴 1661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652年作


幽亭秀木图 纸本水墨 1661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钤印:弘仁、渐江。

“辛丑”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受赠者名罗衮期,字岳生,安徽歙县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图上有罗衮期小跋:“启悟师久慕渐江笔意,属予代索,遂以寄予者转赠之。”又有弘仁侄江注题诗“吾师漫写倪迂意,古木孤亭水石幽。优钵昙花题品在,禅门珍秘抗王侯。为启公题家师笔”。

作为明遗民画家,弘仁他眷怀故国,作诗曰:“偶将笔墨落人间,绮丽楼台乱后删。花草吴宫皆不问,独余残渖写钟山。”钟山是明太祖先元璋的陵墓所在地,此诗悲凉沉郁,感怀至深,表达了弘仁不忘故国的坚贞气节,正是这种情怀,使他的绘画倾向于倪瓒的风格,倪画中荒寒萧瑟的意境引起了他心灵的共鸣。此图是弘仁晚年居住在歙县五明寺时所作。画风为倪瓒的变格,作平远布局,近处坡岸茅亭,亭前后有松杉杂木高耸,略去浅水遥岑,使前景成为独立的主体,加强了山石结构的表现,产生较为平和的亲切感。画上坡石用笔为倪瓒独特的折带皴,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正如杨翰《归石轩画谈》评述的“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弘仁仿倪,绝不是以追求倪瓒的画法为目的,他广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取其意,而不在笔墨迹象间,师法倪瓒、黄公望,同时以自然为师,抒己胸臆,从而形成了其山水画的基本面貌。

手卷水墨纸本 1661年作 (805万元,2011年7月南京经典)

款识:辛丑八月渐江弘仁。为岳生居士作,渐江学人弘仁写。钤印弘仁(朱)渐江(朱白相间)何处有我(白) 引首:清幽图。光绪十八年正月郎园叶德辉题。钤印叶德辉(朱) 奂彬(朱) 拖尾:弘仁此山水卷笔法枯瘦简洁,意境极为清幽,山石皴擦并用,刚柔相济,奇峭之笔显现其间,画中景致高低晕澹自然和谐,树叶勾点横斜曲直,序列谨严,颇具倪瓒笔法,其结构繁密,气势雄伟,又出于倪法之外。光绪六年仲秋师鄦江标敬识。钤印:江标之印(白) 道人与沧州杳,放棹清溪水自流,我亦收编归虚隐,碧山烟月五湖秋。观弘仁《溪山清幽图卷》,壬辰正月郎园叶德辉题。钤印:叶德辉(朱白相间) 零落苕花春雨多,旧溪何处问沤波。披图不画怀贤意,谁为青山葺薜萝。嵒空谷回野云深,路绕溪桥岸远林。何处幽人专一壑,数间茅屋对山阴。辛丑七月既望葱石刘世珩。钤印:刘世珩(白)镏五(白)葱石(朱)

罗衮期,字岳生,安徽歙县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本幅为弘仁赠送罗氏之物。画风为倪瓒的变格,作平远布局,近处坡岸茅亭,亭前后有松杉杂木高耸,略去浅水遥岑,使前景成为独立的主体,加强了山石结构的表现,产生较为平和的亲切感。画上坡石用笔为倪瓒独特的折带皴,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

故宫博物院藏有《幽亭秀木图》画轴,图中弘仁题:“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为同时期画作,时弘仁仍居于歙县五明寺,故宫所藏画作为“辛丑结夏”所作,“结夏”为佛教用语,即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又称“结制”。而本幅《溪山清幽图》卷,案题识为“辛丑八月”所作,两作相差时间不过数月,从画面笔墨风格及落款方式上看均无较大差异。


晓江风便图 卷 纸本设色 1661年作 纵28.5、横43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新安至扬州水路沿途的冬日风光。前段写练江沿岸霞山、将军诸山旷远荒寒的景象,后段写新安江对岸晓雾迷蒙,江舟乘风飞驰,点出[晓江风便]题意。结构简练,墨色明洁,笔法坚凝无燥气,营造出寂静的气氛。自识[辛丑十一月,伯炎居士将俶广陵之装,学人写晓江风便图因送,揆有数月之间,蹊桃初绽,瞻望旋旌。弘仁。钤[弘仁]朱文、[渐江]白文印。另有吴不炎、程守、许楚、石涛跋各一纸。按辛丑为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作者时年五十二岁。


立轴


西岩松雪图 纸本设色 1661年作 纵192.2厘米横10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表面看,四位画僧中,弘仁要算是一个出家后与尘世脱离得最彻底的,他涵养深厚,出家后,每日挂瓢拽杖,芒鞋羁旅,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夜孤啸危岫,俨然一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西岩松雪图》画大山兀立,山石如刀削般险峻而清朗,岩石上的偃松则冷竣静寂,整幅作品,布局精密,结构严谨,而无板滞之感,得风神懒散、气韵荒寒的奇致。山石尚简,用干笔淡墨勾勒,线条爽利,转折处或圆转或露棱角,少皴擦而有山石方硬的形体。弘仁的山水画最初学习宋人,后来师法倪瓒和董其昌,在这件作品中看到倪、董二家风格踪迹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到作者的自家面貌。图上题款为:“西岩松雪,辛丑春为象也居土图,弘仁”。可见作品创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是他艺术上的成熟时期。





纸本墨笔 1662年作 广东省博物馆藏


纸本设色 1663年作 纵124厘米横84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是图作于渐江逝世前一年(1663年),描写黄山始信峰景色,与《黄海松石图》、《西岩松雪图》、《莲花峰图》一样,同为渐江晚年的代表作。右下部以简洁的线条,勾出大片空白,略作皴点,作坡石状,显得纯净空灵,起到了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接着,一块巨岩从右下角直插画面中部;岩下一溪,岩上一径;溪径旁数株古松,点缀其间。画的左部,坡石之上,乃一片石林,参差嵯峨,如凿如削;岩石缝中,奇松或点或片,隐现其中。右部巨岩之上为一平坡,坡上丛树茅庐,庐内空无一人。茅庐之上,直插云霄者,即为始信峰。峰上曲径盘绕,峰下千仞壁立。左上部有渐江自书款,右部有王艮题识。
该画结构错综复杂,有别于渐江一般作品,与倪云林的“散淡萧疏”更有天壤之别。由于疏密有致、气韵生动,故而并不迫塞,反使人感到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恬淡静穆,厚重而不失空灵。线条细润圆劲,寓方于圆,转折处蓄势待发;浓淡干湿,徐疾畅涩,随形而异,随意而施;真可谓“行于当行而不可不行,止于当止而不可不止”。奇松姿态清苍,虬枝疏针;俯仰侧偃,如飞如行。山道迂回隐显,小溪清澈有声。设色淡雅,若有若无之间而清韵自在。整幅作品气象冷峻,傲骨铮铮。


松壑溪泉图 立轴 水墨绫本


深山读书图 立轴纸本 石梁仙居图 水墨纸本


溪山读书图 立轴纸本

立轴 设色纸本 (672万元,2007年11月中国嘉德)
题识:溪山春霁。为治先居士写于丰干书舍。渐江。钤印:渐江

边跋:渐师画笔实黄多于倪。观此《溪山春霁》,竟全师一峰道人《富春大岭》也。今人但刻意以云林求之,剑去远矣。承显道兄雅好明季诸逸民书画,尤崇渐师,请归供养,为题数语,即求印正。丙戌(1946年)夏日,大千弟张爰,沱水村居。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题签:渐江上人溪山春霁图真迹。邦达署。钤印:邦达审定

明清易代之时,为反清复明,渐江曾辗转于福建群山之间,是个刚硬的汉子。终因复国无望投身空门,成了众人仰慕的高僧。礼佛之外又潜心于画,倔强的个性与黄山逋削的山骨相映发,淘洗出峭拔冷峻的笔墨。但岑寂之中,每每露出祥和淹润的气息,隐约可见他对世态人情的关注。《溪山春霁》写的正是高寒过后,暖风乍起,山灵复苏的景象,简约粹厉而和气熏人。对江南景物的赞叹之中,溢出了他入世的菩萨心肠。就象画中的一泓春水,悄无声息地洗涤着一代代读画人的身心。画上渐江说的“丰干”,指的是歙县丰溪之滨,渐师晚年经常逗留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敬仰关心着他的朋友,故他有诗说道:“几年未遂山居策,瓶笠还如水上萍。独是丰溪可瞻恋,呵冰貌影墨零星。”“治先”应是他丰溪朋友中的一个,他另有一幅《群木一峰图》墨画赠这位居士,原为李初黎所藏,今不知所至,和大千旧藏的这幅都是真迹,且风格亦近,亦倪(云林)亦黄(大痴),非倪非黄,全是他自家本色,应为同一时期作品。


立轴 设色纸本


夏山清寂图 立轴


长松羽士图 纸本墨笔 贵州省博物馆藏
《清释弘仁长松羽士图轴》是一件流传至今不可多见的弘仁人物画。因图画上方清初画家查士标所题跋语中有“此图作长松羽士”之句,故取画名曰《长松羽士图》。

画中一道士模样的人物端坐于坡石上,面容清瘦,美髯飘然,似闭目养神,身后一株鳞干参天的古松,虬枝低昂,其旁伴生梅树,挺拔向上,青竹数竿,亭亭而立。人物脚下的坡石,少皴而多擦染。作者在画中,对于石块的处理,颇似所见到的最具其典型面貌的山水画中的山石,由大大小小的方形几何体组成。作者往往于两块简单抽象的空白大石(几何体)当中画一些碎石与小草。在笔墨的处理上,石块用线空勾,没有大片的墨,没有粗倔跃动的线条,除了坡脚及夹石外,几乎没有繁复的皴笔和过多的点染。主要是用折带皴及干笔渴墨,如此为之,画面给人的感受,洗练而简逸,而笔墨则让人感觉苍劲整洁。在弘仁的山水画中,松树是他比较喜欢表现的题材,而这幅人物图中松树的表现手法,与他的山水画,如《黄山天都峰》、《黄山松石》中的松树画法是一致的,无异是将他的山水画中的这个组成分子,直接地移到人物画里来。更进一步地说,这幅《长松羽士图》,除了道士模样的人物这一被描绘的主体外,其它陪衬之物,均是从弘仁那种典型风格的山水画中移进来的。

画中人物采取白描法,线条用铁线描。画人物对于作为山水画家的弘仁来说,毕竟是偶尔为之,终非“强项”,在这幅画中,或许是因为对人物造型不够娴熟,行笔时似乎有些拘谨,没有那么挥写自如是自然而然的事,衣纹皱折的用笔小心迟滞,使线条显得“弱”而单调,比起作者所画的松石,自然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运笔自如。作者在画中以松、竹、梅,这岁寒三友作为人物的陪衬,使画中人更显得肃穆,高洁,超凡脱俗,再点缀灵芝这样的仙药灵草,那画中的人物就让观赏者产生了道法至深,似人亦仙的感觉,意境伟峻秀逸。如此地构思和创作这张画,特别是画中以梅作陪衬,比较符合弘仁的志趣。弘仁一生喜爱梅花,他在临终前一段时间里已回归故里,居西郊披云峰下的五明寺,后卒于此处,因生前爱梅,死后友人在其墓地植梅数百株,称他为“梅花老衲”。他也善画梅花,得梅花的疏枝淡蕊,冷艳幽香之致。

此图无款,仅见画幅右侧有白文方印“渐江僧”,画上方诗堂查士标的跋语云:“渐江上人画名重一时,于丘壑竹树无不尽善,独人物不多见,此图作长松羽士,神韵悠闲,笔致皎洁,深得李伯时遗意,往曾为余作《系舟图》,一人危坐蓬底,意度潇洒,正与此同。余野人也,固宜赠以野人面目。□□先生深于道者,乃无意而得此蓬瀛之客,岂天之所以赠金门曼倩,柱下老聃乎!辛未夏日查士标题。”跋前用朱文印“后乙卯人”,后钤白文“士标私印”,朱文“查二瞻”。查士标生于一六一五年,卒于一六九八年,“辛未年”即一六九一年,时年七十七岁,此跋应题于这一年,距弘仁卒年,已有二十八年了。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天津市博物馆藏


临水双松图 纸本设色 纵25.2厘米横2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弘仁山水画笔墨精谨,格局简约,虽师法倪瓒,但又能“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此幅《临水双松图》中,弘仁极少用粗笔浓墨,也少点染皴擦,不让作品中出现丝毫的粗犷霸悍,张扬外露的习气,全以精细的松灵之笔徐徐写出,于空灵中显充实,静谧于寓深秀,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俊逸的意境,给人以品位无穷的审美感受。


手卷 水墨纸本 (560万元,2010年11月中国嘉德)
题识:渐江。钤印:弘仁、一片冰心

后纸:渐江上人画为吾乡四家之一,而论者颇多微词。然其画法实出于文征仲细秀一宗。衡山暮年得追踪松雪,气韵灵和;上人则独坐空山,仍其故步,然亦何憾于寿承、伯仁辈耶?质诸龄孙,当不谓吾为乡人左袒也。乙卯(1939年)春初,通陈人徐衡书。钤印:徐氏圣秋、徐衡

渐师于明为名诸生,以孝闻,与江天一氏同族。申酉后走闽海,谋光复不成,遁迹缁流。平生操行卓然不朽,就其画论,深得唐宋之缜密而出以元人荒率,仅以停云拟之,余犹嫌其未至。第真本世殊罕遇,所见皆其徒于师出世后仿作,以供世求者也。余夙有题师《晓江风便图》,诗曰:劫后功名付画禅,倪黄法乳一镫传。世人欲学皆凡骨,绝后空前五百年。录质龄兄并语圣老,或疑余左袒乡人,视渠更甚耶?旧游。钤印:旧游、自成一家、艺乃父徐衡书

引首:溪山深逸。北徐衡为龄孙题渐江上人画卷。钤印:徐衡、圣秋

渐江和尚画笔师法云林,又得徽州山水特别是黄山松壑云泉的蒙养,加之性格刚硬,所以其画并不为云林所囿。磊磊落落,逋峭冷隽,笔底山川,或幽深邃密,或峻拔嵯峨,气象高华而趣味淡宕,人品画品皆为时称道,是新安派中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此卷从起首到峭壁孤松为渐江亲笔,平淡悠远岩壑奇秀,用笔瘦硬,皴染枯淡而墨韵清润。松岗左方的沿江景物,疑为后人所补,用笔稍秃,结构较松,趣味略异。然渐师画传世不多,长卷尤少之又少,又经王南屏等名家收藏,更称难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仿倪云林山水 手卷 纸本水墨
款识:七月十日写图并为长歌赠古民先生、瓒。印鉴:弘、仁
弘仁从宋代绘画中得到重视观察自然,重视法度规矩的传统;同时吸取元人重视神韵逸趣的精神,使其用笔用墨清淡虚灵,蕴藉而富于变化,从而形成自己清劲、简瘦、纯净、高洁、空旷的艺术风格。清人杨翰在《归石轩谈画》中评弘仁的画说: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可谓知言!这件手卷就是弘仁典型风格的体现,卷首有陈鸿寿题端“溪山淡宕”,画面近景为几树枯槎立于水滨,中景为几间村舍横斜错落,小桥流水,一座茅亭,远景为一带丘山绵亘开去,境界开阔,就像一支冷逸淡雅的田园诗。表现手段得倪云林的简淡,疏放秀逸,但是比倪画更简括生秀,用笔也更见刚直。小楷长款亦端严瘦硬,意在欧阳率更与柳诚恳之间,与画面颇为协调。


山水 四条屏 水墨绫本

镜片 水墨纸本


立轴 绢本 1658年作


设色纸本


丹林窠石图 立轴纸本



柳岸春居图 纵16.8厘米横51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作为新安画派的开路人,其画山水,层崖陡壑,伟俊沉厚,皴法喜用折带皴,转折方硬,笔路清晰,干淡笔折带皴,画面简净峻峭。《柳岸春居图》是弘仁的一幅扇面画。画面尺幅虽小,但极尽丘壑之深远。扇面的右边高岗上悠然矗立一亭子,边上一丛清竹飘逸而俊雅。随着山势的逐渐降低,豁然于观者眼前的是一曲铁盘弩的虬松,其随意清雅的风姿是画中的点睛之笔。画面右侧则用淡泊之笔勾勒出一片山石,更突出了画面的深远和宽广。


芝易东湖图卷 纸本 29.7×419.1厘米 波士顿美术馆藏



江山无尽图卷 纸本水墨 淡设色 1661年作 纵28.5厘米横292.8厘米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疏泉洗研图卷 1663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结构严密,笔法老练娴熟,画面清逸怡静。以山居屋宇二幢为中心,树木参差,修竹丛生,疏柳一株,迎风摇曳。围墙内的正屋,是幽静简朴的书斋。围墙外小屋内一垂须老人,倚窗眺望。屋宇周围丘壑绵密,山顶松树挺拔,茅亭半现,泉水自东向西湍流,潺潺有声。屋外一冠书生,移步于山涧流泉,一童子捧砚紧随,生动地表现了疏泉洗砚之情景,极富生活气息。

纸本设色 辽宁博物馆藏


立轴 纸本 1657年作 (649.6万元,2010年12月北京匡时)
款识:吹灯转觉纸窗明,一树空蒙夜雪晴。尝拟抛书闲半月,不妨闭户坐三更。冬春之际复何事,耕凿以先无此情。幸未成蹊生处远,板桥冻滑碍人行。丁酉春,坐桃源草堂戏为修己居士写意,并书徐巢友梅诗。渐江学人弘仁。钤印:渐江。

此幅墨梅图虽简率,但见功力,有代表性。为清顺治十四年(丁酉),即1657年春做,时年48岁。此画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弘仁最爱画松树、梅花。他曾自号“梅花古衲”,并遗命友人于其墓侧多种梅。弘仁一生钟情松梅。其松,落笔凝重,气势磅礴;画梅,枝如屈铁,暗香流动。松与梅冲寒傲雪,高标独立的精神正是弘仁人格的自我写照。同时弘仁性格沉静坚忍,当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明亡后遁迹名山,诗画寄兴,眷怀故国,有许多题画唱和诗坦露他这方面的思想。


墨笔纸本

弘仁(1610—1663),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后改名舫,字鸥盟。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明末诸生。明亡后清兵进逼徽州时,曾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后于武夷山落发为僧,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又号梅花古衲。数年后重返故里,一心研习画学。此画仅绘梅花一枝,梅花几朵,老枝虬曲,却丝毫不影响其表现力。


高桐幽筱图 纸本墨笔 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画以文石、翠竹、秋桐为题,画面朴素、简洁,用笔持重稳定,充分体现了弘仁擅用侧锋、枯笔的特点。寥寥数笔,略略点染,便将山石之坚硬冷峭,翠竹之疏密清韵以及秋桐的清幽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格调超凡脱俗。

 
(文/微世推-李凯)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微世推-李凯原创作品•作者: 微世推-李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8332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