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本地资讯 » 正文

北大清华招生,最喜欢哪些省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31 15:55:06    作者:微世推-王华    浏览次数:189
导读

教育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比如只要有在教育上的政策倾斜,那从整体上来看也会有不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从更高层次来看绝对有它存在的必要。撰文 |东南偏北还有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到了全国为之瞩目的“高考时间”


教育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比如只要有在教育上的政策倾斜,那从整体上来看也会有不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从更高层次来看绝对有它存在的必要。



撰文 | 东南偏北


还有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到了全国为之瞩目的“高考时间”!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制度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命题”跟“分省命题”两种方式。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全国范围内,同样是为了考上名校,不同区域之间的难易程度十分显著。


前阵子,天津发布落户新政时,一夜之间,就有30万外地人申请成为“天津人”,为啥?归根结底,绝大多数人还是“稀罕”天津的“高考红利”,毕竟如果从2017年发布的省份直辖市一本录取率情况来看,天津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二,而相比于北京户口的“万里挑一”,天津落户的门槛还是要低上许多,如此福利很多人看来简直是求之不得。




对于各个区域高考的难易程度,很多人心底里都有一杆秤,比如像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份的高考难度,是全国内公认了的难!


曾经有网友,对全国各省的高考难度情况进行过一个排序:


1. 地狱模式

省份:江苏


2. 噩梦模式

省份:浙江、湖南、湖北


3. 困难模式

省份:安徽、河南、山东、四川、广东、江西、山西、河北


4. 一般模式

省份:陕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福建、重庆、贵州、云南、甘肃、辽宁


5. 简单模式

省份:北京、上海、天津、青海、新疆、西藏、海南、宁夏


▲微博截图


从高考难易程度来看,中国的省份高考的难易度情况大抵如上。越容易考上名校的区域,大伙越对其蜂拥而至。


绝大多数人,对各个区域“高考红利”的情况多少都有了解。但是笔者要是问大家,哪个地区最容易生产学霸?估计许多人要哑语了!


“中国教育在线”网站统计了一份了清华、北大2018年自主招生的初审名单,我们可以看看各省份直辖市的情况。一般来说,往往能够有资格进入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名单的学生,往往是拥有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所以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各个省份的学霸多少以及清华北大更“喜欢”哪些省份的学生,还是极具参考意义。


我们看下各个省份直辖市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初审名单情况。(备注:表中数据均为初审人数,各省最终通过人数情况,需6月在清华北大经过统一的面试、体侧之后才有最终结果)


清华大学:


▲数据统计: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



北京大学:


▲数据统计: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


总表情况:


▲制图:城市竞争力,数据统计:中国教育在线


通过上图的图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 在这项指标中,北京仍然是独居榜首。这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北京录取人数多!北京试卷简单!北京分数线低!!清华北大北京人自己的大学……”早已成为一种共识,所以北京在此项指标中排在第一位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奇怪。


除开北京以外,浙江、湖南和山东基本上已经实现学霸的“三分天下”了。这里有必要讲下的是江苏,因为在过往的清华北大自招人数排行情况来看,江苏从未跌出过前三,这些年,江苏一直始终采取的是自主命题,而且无论是难度、还是分数计算机制相比其他省份都有着鲜明特色。而这次在清华北大初审人数上被山东超越,其实就是一个十分值得警醒的讯号!



二. 清华北大高度青睐湖南考生。在这一指标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综合排在了第三位。说实话,看到这一排名时,笔者也有些意外,一方面无论是教育实力、名校数量、经济情况等各种指标,湖南/长沙给人的感觉总是中规中矩(远弱于武汉、广州等省府),甚至这些年,中部的武汉,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各大媒体城市竞争中,都完全盖过了中部长沙的风头。


但是,在这一指标中,湖南远超了其他省份。曾有网友从“高校总数量”、“211院校数量”、“院士总数量”、“一流大学数量”四个维度去分析中国各省份的科教实力,湖南远远落后于江苏、湖北、陕西等省份,仅排在第11位。


那么问题来了?湖南在教育资源、综合科教实力远不如其他省份的情况下。为啥湖南通过名校自招初审的考生特别多?为啥湖南盛产学霸?


在笔者看来,有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湖南是全国学科奥赛强省。笔者查阅了2017年全国五大学科集训省市排名情况,湖南就排在了第一位,而且从各个学科人数分布情况来看,湖南还是这些省份中分布最为均衡的一个省份,而“奥赛”的得奖,很大程度就成为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一个“敲门砖”。



三. 在录取率这一指标中,眼尖的朋友估计也发现了,作为全国经济“扛把子”的广东,在此项指标中,竟然连前十都没排进。


没排进前十奇怪吗?当你们看了2017年清华、北大全国31省市录取率以后,就会更为惊叹!什么,广东在清华北大的录取率竟然排在了全国倒数第三?


▲(2017年清华、北大全国31省市录取率排行,备注:图中红色标注部分是用2016年录取人数替代)


看到这个数据情况,估计很多人要纳闷了。难道广东考生的素质教育不行?难道广东考生学渣比例更高?很明显,都不是。


总体而言,广东的孩子机会确实要比内陆省份的要多得多,而这些机会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对外地人口超强的吸附能力,对于广东本地人来说,可能对于不太在意学历的家庭来说,高中结束可能就可以跟着家里去做生意,选择面也更广。


但是,更多的外来人口、异地高考,自然也就稀释了清华、北大的录取率,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清华北大的招生总额每年相对来说变化都不算大,一个省多了,其他省就要少。而像一些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得照顾,还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要照顾,否则那边的考生按本身水平是很难和其他省份考生竞争的,所以能够分到广东的“清北名额”自然也就更少了。


写在最后:


看到各个地区名校的录取情况,估计又会有人吐槽全国教育不公平。其实在笔者看来,教育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比如只要有在教育上的政策倾斜,那从整体上来看也会有不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从更高层次来看绝对有它存在的必要。


另外,地域保护不仅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在做,甚至像广东阳江、茂名等不太出名的城市,其实也都存在地域保护。这种现象每个区域都有,很多人吐槽北京,认为北京考生考清北很容易,但在其他区域何尝不是这样,比如诸多省份内高校对本省考生一般也都会有倾斜,要怨也只能怨自己省份内,没有像“清北”这样的名校。


 
(文/微世推-王华)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微世推-王华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