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融媒体记者贾成龙摄
津滨网讯(记者 李雯)在众星云集的乒乓球赛场,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声是送给“小鲜肉”马龙、张继科们的,当武清体育中心体育馆的大屏幕上出现“郝帅”的名字时,许多年轻的迷妹们甚至不知道他是谁。第五次征战,34岁的郝帅在职业生涯尾声变身“全勤战士”,却无奈只收获了一枚银牌。纵观郝帅二十年的乒乓球生涯,一次次被贴上了“悲情英雄”的标签,究竟是实力不济、命运使然,还是岁月无情?
拼尽最后的力气
从2001到2017,郝帅在16年的光阴里五次登上的舞台。今年在家门口,是郝帅首次在决赛阶段打满男团、混双、男双和男单四项赛事。做“全勤战士”的代价是需要在每一个比赛日与体能作斗争,根据记者统计,郝帅一共打了13场比赛,单日比赛总耗时4小时10分钟,仅3日一天就“连轴转”了四场比赛,尤其是在与方博鏖战了1小时36分钟后,只休息了不到十分钟,就重新走上了混双决赛的战场,这对于年过三十的郝帅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令人遗憾的是,郝帅在前三场比赛中全部获胜却在最关键的混双决赛中折戟。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胜负,郝帅已经变得越来越豁达,“之前一直输方博,太想赢他一次了。虽然最终只获得了一枚银牌,但郝帅并没有很沮丧,甚至有些自嘲地表示:“本以为领奖服派不上用场了,没想到最后居然穿上了。”
最沉默的奔跑者
十多年前,郝帅还是国乒奥运六大主力里的一员,但2005年的世乒赛却成为他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在面对丹麦选手梅兹时,郝帅在3∶0领先、且第4局10∶7占优的大好局面下,面对对手的放高球战术毫无办法,最终被梅兹连扳4局淘汰。之后,随着2007年初在卡塔尔公开赛意外输给德国老将罗斯科夫,随后又在日本公开赛上输给意大利的波波奇卡,郝帅逐步淡出国乒主力阵容。然而,作为当年“国乒六小虎”的一员,王皓、陈玘等都选择了退役转做教练,唯有郝帅选择坚守至今。二十年来,他像是一个沉默的跑者,在一场无尽头的马拉松赛跑中勇往直前,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跑。对于未来的打算,郝帅表示,34岁退役还太早,“打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还打得动,就想一直打下去。欧洲很多球员四五十岁还能打,所以我觉得还能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