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资讯 » 正文

史前欧洲“男人留家乡,女人走四方”,打破性别定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0 12:31:02    浏览次数:239
导读

9月10日报道,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人们的生活模式是“男人留家乡、女人走四方”,女性迁徙可能在当时地区和跨地区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拉开了青铜时代的序幕。欧洲的一个古老的

9月10日报道,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人们的生活模式是“男人留家乡、女人走四方”,女性迁徙可能在当时地区和跨地区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拉开了青铜时代的序幕。


欧洲的一个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村落。视觉中国 资料图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学研究所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所及其他机构研究人员分析了几个史前定居点埋葬的84具遗骸,发现这些村落都采取“从父居”模式,即男性留在本地,而女性来自遥远的四面八方。

这些定居点位于如今德国巴伐利亚州南部,属于莱希河中段肥沃的河谷,遗骸下葬时间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650年之间。线粒体DNA分析显示,当地居民的母系血统非常复杂,结合牙齿同位素测量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多数女性可能来自德国中部或波希米亚等地,并且是成年后才迁徙过来的。

这些女性下葬的方式与本地人一样,显示她们融入了当地社会。女性个体流动的模式持续了至少800年,正值欧洲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转换的时期。研究人员说,这可能对当时的地区和跨地区交流非常重要,到远方建立家庭的女性带去了新的物品、习俗和思想观念。

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4日引述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连大学教授菲利普·斯托克海默(Philipp Stockhammer)的话称,“我们都听过男性战士外出战斗、带食物回家,而女性及孩子待在家里的故事,但事实却颇有些不同。”

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