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公开课第298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李思成
编辑:李邦源
导读:冉品珍(1913~1987),男,四川省遂宁市人。少时就学于私塾,后弃儒习医。师从遂宁名医徐立三先生,八年学成,即怀着“仁术救世”之心,悬壶遂州。曾担任遂宁平民优待征属送征所所长、遂宁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56年,调到成都中医学院任教,1982年晋升为教授。
头疮:
赵某,男,11岁。1974年初诊。
头枕部溃烂不愈6月,多种药物治疗不效。溃面约6×3厘米,无毛发生长,表面覆以灰白脓性分泌物,肉色晦暗,周边表皮可见紫红瘀血。
治疗单用外治法:黄连、黄芩、黄柏各10g,乳香、没药各20g,碾细过筛,蚕茧烧透碾细,麻油合诸药调匀,以野菊花50g煎水冷却,鹅毛沾其液洗刷溃面后,敷以所谓三黄二仙散,每日一次。上法治疗10天,溃面无脓性分泌物溢出,并有新生上皮长出。仍宗上法,另加参苓白术散口服。经上述治疗月余,溃面完全愈合,并有毛发长出。
荆某,女,16岁,学生。初诊1978年4月。
头晕发热,昼轻夜重,身倦乏力,面白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数无力。经中西医治疗效甚微而来就诊。
冉老脉证察毕,遂投黄芪30g,当归6g。服方三剂,热退身凉,诸证减轻,属仍以原方继服六剂,而诸症皆愈。
事后冉老指出:“脉数之征,非热邪独踞,半产漏下,亡精失血亦然,唯诊脉数有力无力之别;此案脉数无力,且伴它症佐之,实属血虚使然,故以当归补血汤治之;用方之时,切忌五倍黄芪归一份,方能获效,违之则失其意矣。”
摘自《遂宁名医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