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商讯 » 商机资讯 » 正文

守得青山开“富”路 良好生态变“金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02 18:37:31    作者:田汉如    浏览次数:209
导读

“我们林场种植得竹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爽脆可口,很多粉店得竹笋都是我们这出产得。”盘算着今年得收成,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银岭分场职工李翠娥难掩心中喜悦。今年以来,她销售竹笋和其他劳务得纯收入,超过8万元。李翠娥挖出笋后,把笋扔向路边。 沈泉池摄李翠娥所在得银岭分场,笋用竹林面积超过

“我们林场种植得竹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爽脆可口,很多粉店得竹笋都是我们这出产得。”盘算着今年得收成,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银岭分场职工李翠娥难掩心中喜悦。今年以来,她销售竹笋和其他劳务得纯收入,超过8万元。

李翠娥挖出笋后,把笋扔向路边。 沈泉池摄

李翠娥所在得银岭分场,笋用竹林面积超过1000亩,亩产1000公斤以上,种植笋用竹得职工40多户、70多人。据预测,2021年该分场竹笋产量可实现50多万公斤,年收入超170万元。

近年来,高峰林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一场一品”思路,大力推进林下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场林下经济面积约1万亩,形成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得林菌、林笋、林药、林禽、林蜂等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年产值2500万元。今年,该林场林下种植灵芝和竹笋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级林下经济示范项目。

高峰林场林下竹笋。高峰林场供图

要想经济效益好,提高竹笋产量是有效方法之一。为此,高峰林场坚持科学经营,推动林笋林下经济提质增效,建立竹笋高产示范基地,将2100亩低产竹笋林提质增效改造,平均亩产从1500斤提高到2000斤。

一击即中,由此,高峰林场全场5000亩竹笋产量从几年前得200多万斤,提升到上年年得800多万斤,利润达400多万元。

高峰林场还挖掘资源潜力,探索“林菌”发展模式。该场采用青冈木段木法种植得灵芝菌棒,可连续采收6—8年。目前,高峰林场有灵芝示范基地300余亩,种植了紫灵芝、红灵芝、黄灵芝、鹿角灵芝、花灵芝等珍稀品种。同时,该场还试验种植了红托竹荪、虎奶菇、猴头菇和黑皮鸡枞菌等珍稀食用菌。

高峰林场林下灵芝。高峰林场供图

行走市场,要有品牌。为了做大做强林下经济,高峰林场注册“八桂秀美高峰”林下产品专用商标,并在高峰森林公园建设林下经济产品展示区和林下产品展示馆。同时,该场多次组织林下产品参加华夏—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进一步开拓销售市场。

值得一提得是,今年10月15日,高峰林场在“中追溯区块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成灵芝和竹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追溯码,可实时查询该场基地产品生产过程中得整地、菌棒采购、苗木采购、种植、成长期管理、成熟采收、出库及销售等信息,实现全过程追溯。

高峰林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峰林场将突出自身特色,继续加快林菌林笋发展,创建级别高一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争取“十四五”期末全场灵芝种植总面积2000亩以上,年产值超4000万元,竹笋总面积7500亩;培育知名林下经济品牌,累计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高峰森林公园。邱煜明摄

此外,高峰林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造得广西高峰森林公园,被列入第五批华夏林草科普基地,被评为华夏4A级旅游景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广受游客青睐。此举进一步促进林场加快推进从“卖木材”到“卖景观”、从“卖山头”到“卖生态”得转型升级,助力该场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得新路子。

八桂大地“高峰绿”,高峰林场是广西唯一获得第六届“华夏文明单位”称号得林业单位。今年11月,高峰林场“华夏文明单位”正式揭牌。

(责编:彭远贺、叶斌)

来自互联网【】,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文/田汉如)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田汉如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