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没有组织出京游,就在北京家蹲儿了。过年之前,从到地方各级媒体都说北京过年期间会变成空城,甚至说外地人走了之后北京会变成死城,不知道前面一千多年北京是怎么挺过来的。我就心想,肯定会有很多外地人听了媒体的话过年就不回老家了,何不把老家的父母接来北京过年?趁着北京人少,又不堵车,可以开心地过年。果然被我言中了,今年北京过年期间还真是比往年多了很多人,路上虽然不堵车,可是还有很多车。
自从宣武区取消了厂甸庙会,过年就少了一个大乐子。那些公园里的庙会比起过去的厂甸真是差的太远了,其实还是那些货色,可是公园里的庙会没有厂甸那份热闹,也就是地坛庙会还保留下来了。
不想去庙会,那去哪儿呢?我们今年买了一张全国通用游览卡片,除了正规的公园,各地人稀的景点都可以去,包括那些非著名景点。我就揣着这张卡看看北京那些不常有人逛的景点。白塔寺可以去。
白塔寺可是老寺庙,过去坐公共汽车经常经过,但那时候不知道开不开放,而且它藏在胡同深处,庙门好像是改建成了一个白塔寺百货商场。只能从外面大街上看到白塔,在胡同里面。
大概也就是十几年前,西城区才把白塔寺又重修了一遍,把那些违建拆除,恢复了寺庙的原样。现在,从阜成门往东走阜成门内大街一站地,公共汽车白塔寺站下车就可以看见路北的白塔寺大门。
这个地方在辽代的时候就有一座庙,供奉着佛舍利,那是1096年左右的事情了。这座辽代的寺庙毁于战火,到了元代至元八年,忽必烈敕令在这座塌庙上重修一座喇嘛塔。正好当时有一位尼泊尔的建筑师哥白尼,不对,哥白尼是天文师,尼泊尔建筑师叫做阿尼哥。他和那个阿诗玛好像有点关系?好像也不是,那位是叫阿黑哥吧?反正阿尼哥是前后花了八年时间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才把这座塔修好,然后就又把佛舍利供在里面。这时候还是只有塔,没有寺。这座白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喇嘛塔。
塔有了,忽必烈就又下敕令再一座寺庙,就在白塔下面。传说当时是站在塔顶开弓射了一箭,弓箭所到之处即为寺庙地界。可是按照考古发现,目前的白塔寺范围和元代并无差异。那一定是那只箭有差异,按说古时弓箭堪比AK47射程,那至少也应该有八百米。可是现在寺的南北长度可远没有那么长,应该当时是女兵用软弓射了一只雌箭,因此奔突不甚远。
忽必烈的这座寺修好之后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大圣寿万安寺”。这是忽必烈所建元大都的重要部分,也是元代皇家寺庙,当年香火极盛。到了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也就是元朝灭亡之前,不知道当时的末代元帝元惠宗干了什么当遭天谴,反正是这座皇上的家庙万安寺也被天打五雷轰了,整个寺庙被大火烧尽,仅留下了白塔。
到了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敕令修缮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敕令继续再造寺庙,新庙再建后取名妙应寺,沿用至今。妙应寺重建时只建造了原来万安寺中路的建筑,所以现在的白塔寺规模并不大,只是狭长的一条。明清时期这座白塔寺也经过多次修缮,还算可以。到了清朝晚期,寺里喇嘛把寺内空地和一些配殿出租给街头六爷们,成了北京著名的庙会之一。最近一次寺庙大规模再建恢复是1998年,但是重新开放的时候并没有大张旗鼓。我是因为听说去年又重新维修开放,这才第一次走来看看。重建以后的山门没有门神,进了山门,钟鼓楼和天王殿之间的空地成了停车场。
过了天王殿就可以清楚地看见后面塔院里的白塔了。
重修时再建了前殿和后殿,但是没有大雄宝殿的牌匾。这是前殿:
前殿的前面保留了标配的妙应寺香炉,因为大殿里面没有佛像,因此香炉里没有香火。
前殿里面是忽必烈坐像,上面的藻井很特殊,叫做蟠龙藻井,有一只腾云飞翔的龙头。
后殿的后身儿有三座非比寻常的佛龛。
后殿也没有牌匾,但是殿前有一座大理石佛龛,非常漂亮。
从东西两侧可以瞻仰白塔。
塔院门前安放着二只彩陶瓮,可能是修塔工人积酸菜的家物什儿。
塔院大门上挂着一把铜锁,钥匙上还系着一个漂亮的钥匙链,说明塔院的门房是一位很有生活品味的女子。
塔院里的塔殿在冬日斜阳下栩栩生辉。
其实门上的油漆已经斑驳。
这座白塔构造很特殊,它有一层护墙和二层须弥座。
你如果注意看前面的图,你就会发现塔尖儿上挂着好多铃铛,一共有三十六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候,不仅把苍蝇都给轰走了,连老鹰都不敢靠近。这个白塔的结构是从印度流传来的。
白塔寺大殿里面没有佛像,而是举办展览。前殿里面展览的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到元惠宗妥欢贴睦尔九十七年间十二位元朝皇帝的名号和生卒年份。后殿则是展览元诸都:元大都、元上都和元中都。
蒙古古代的一个部落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所有蒙古部落,并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称汗九年后攻入金中都,就是现在的北京,金朝退至开封。成吉思汗二十二年病死在攻西夏期间,据说是在围猎期间受伤后发高烧而死,应该是得了破伤风。至元二年,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元 。
成吉思汗之后,虽然后人按照其遗嘱中的战略灭了金朝,但是蒙古帝国又演变成几个部落。直到成吉思汗的孙子薛禅汗忽必烈通过战争统一了大部分蒙古部落,当时忽必烈的地盘就是现在内蒙范围,外蒙则是成吉思汗其他孙子的地盘。1260年,忽必烈继蒙古大汗位,1264年在元上都改号“大元”,年号至元元年。忽必烈即为元朝第一代皇上,庙号元成祖。
元朝在北京建元大都,其实它在现在的锡林郭勒正蓝旗还有一个上都,这个上都现在仅存遗址。在当时,上都和大都地位相同,忽必烈交替使用两个都城。其实忽必烈是先建的上都,大约是在1256年;元大都则是1267年开建。通常大家认为北京城是从元大都开始,现在已经在发掘金中都遗址。看来北京建城史要从1267年上推至1151年,这一年,金都从上京(黑龙江阿城)迁到中都。那么北京城历史就不是八百年了,而是八百六十五年。
除了元上都和元大都,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于1307年在现在河北张北又建了一个元中都,也是做为都城使用。
这个白塔寺成了元朝历史展览馆了。不过,说实在的,我对元朝的历史还真是了解不多,回头要仔细看看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