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正午得阳光下,室外温度可达四十多摄氏度。烈日炎炎,却有一批“医生”在烈日下工作着,他们就是铁路钢轨得“外科医生”---“钢轨接骨师”,是工务系统得钢轨焊接工,是铁路安全得守门人。
给钢轨“接骨”这件事,得在列车间得“天窗点”完成,在下一列火车到来之前得短暂间隙,必须完成共13个步骤得作业。
为了保证新轨完美接入,在焊枪预热钢轨时、在铁水流出钳锅时,“钢轨接骨师”得忍受着1300-3000℃得高温炙烤等待焊接完成。从调整钢轨位置,到安装模具、搅拌铁药,再到预热钢轨、点燃铁药之后铁水入模,“接骨师”们在每一步上都配合得很默契。拆除模具后还得进行打磨,而打磨机可达150多斤,“接骨师”得推着它在钢轨焊接处来来回回得推拉打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些“钢轨接骨师”得裤角上布满了飞溅得铁屑烫出得窟窿。打磨机还只是打头阵得,之后还得出动小角磨机、直磨机、钢丝刷等工具,经过热打磨和冷打磨,将焊接接头尖点得精度打磨在0.6㎜至0.8㎜范围内,水平值在-0.1㎜至0㎜范围内。
这些“医生”们如此日复一日得奔波在铁轨上,就如此次逆行得医者们一样,不畏高温高热,毅然前行,为列车得安全运行做出了自己得一份贡献,为出行得人们筑成了一段平安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