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经验 » 正文

尘世内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8 23:20:55    浏览次数:219
导读

夜静悄悄的来了,就像喇嘛们这般, 那些从容精妙所在,也都潜藏在不易察觉深处。 美国作家安东尼.博登说:“做个旅行者,不要做观光客。”因为真正的行走会在旅途中寻找故事,而走马观花的人只会是故事里的游客。 从


夜静悄悄的来了,就像喇嘛们这般,
那些从容精妙所在,也都潜藏在不易察觉深处。

美国作家安东尼.博登说:“做个旅行者,不要做观光客。”因为真正的行走会在旅途中寻找故事,而走马观花的人只会是故事里的游客。

从牛背山下来,我们几个便想着去哪里避开即将到来的国庆。其中一人说要不去色达吧,恰巧朋友也认识一位在佛学院学习的喇嘛,那就去色达吧。


在拥堵的十一假期,色达的住宿自然爆满,我们只能订到1号前的床位,国庆期间的住宿还没有着落的。恰巧朋友认识的师傅也在佛学院,碰面交流之后,东都师傅说带我们去他学习的本寺,玉坨寺,我们相视而笑——这当然求之不得了。

【舅舅家的房子】

玉坨寺相距色达一百公里左右,一个噶举派寺庙。因为东都师傅的家离寺庙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就让我们住在他舅舅家中,开始了人生中难得的几天宁静的生活。

【玉陀寺一角】

若有若无的车轮声
东都师傅所在的寺院,就如我们所看到的,它与声名远赫的色达佛学院的规模确实有一定差距,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有时鲜少人知的地方,反而配得上世间最美的赞誉。

像卡尔维诺所说,美丽的地方很多,它们能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不意投来的目光。

玉坨寺正是被我这个出其不意的目光盯上的地方。也许是因为每到一个新地方,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未曾经历的过去。

兴许是因为那晚睡前,心里那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听见窗外的车轮声。



有了包容,才有融合
在寺庙里的日常生活,我们在师傅的带领下一起诵经、转经,一起做斋饭和喝茶,晚上听“说法”,简简单单的生活,心里却有难得的平静 。


舅舅晚上把我们安排在经堂里面睡觉,经堂内摆满佛像,诵经声环绕,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那几晚却睡得特别安稳。

【两位师傅与我们】

舅舅家里经常有客人过来,也是寺里的一些上师,上师们乐意和我们交流,耐心地解答我们的疑问,就算我们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师傅们也是满脸笑容,试图为我们解答。

就这样每个人都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虽有意见不同,但彼此从不强求,每个人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

突然明白,包容就是一种艺术,宗教不必要被捧得很高,它们就在生活中不经意流出。而喇嘛们的一言一行,都是韵脚。

【临走时师傅赠送的索达吉堪布的微博摘录】

众生相
见过太多浮躁的相貌,焦灼和狂欢的终究是芸芸众生。在玉坨寺我看过,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笑容。


以至于直到今天,我和每一位朋友提起,都满心欢喜。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淡然,也如悄然潜入的夜,潜藏在不易察觉深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周如是说,想必师傅见过太多,很多东西便豁然了吧。

东都师傅家里有三兄弟,大弟弟从小就到色达佛学院学习,现年纪轻轻已经是玉坨寺里面的上师了,日常也住在玉坨寺里面。而小弟弟却在兰州上大学,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东都师傅家的路上】

离开的那一天,东都师傅带我们去了他的家里,一个离玉坨寺七八公里的小村子。他的父母甚是热情招待我们,那种真诚与真实,让人倍感舒服。

在长途旅行中有这一瞬间,那是多么幸福的事。

至于为什么我去过不少地方,而最想记录与分享的偏偏是玉坨寺这个不是很大且不太显赫的寺庙里发生的故事。

大抵是因为走过的好山好水终究抵不过时光的消磨,而东都师傅的笑容却久久伫立在心头,愈久愈清晰,反而需要我以文字来鞠一个深躬礼了。

 
关键词: 尘世内外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