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兰考儿童拿起画笔画出他们心中的美丽家乡。霍亚平摄进入兰考县城一路向北,在宽敞平整的马路上驱车20分钟,就来到了东坝头乡张庄村。4年前,同样的路程要1个小时。路边一排排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远方是巨大的风力机组;走进张庄村,是整齐干净的水泥村路和白墙青瓦的两层小楼,贫困村的痕迹已难寻觅。2014年3月17日至18日,考察河南省兰考县,对兰考县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他们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绩。在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以来的4年间,兰考县作风发生很大改变,深入弘扬焦裕禄精神,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不仅圆满完成了“三年脱贫”的任务,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兰考的变化翻天覆地。“摘穷帽”后更要稳定脱贫“去年过年,亲戚们来我家,看到我们村大变样,新房子敞亮,羡慕得不行,我这脸上可有光了。”张庄村村民文珍信喜气洋洋地说。在曾探望过的农民闫春光家,院子干净整洁,房间里家具家电齐全,就连过去羞于让外人看的厨房也变了样,土灶台换成了液化气灶,还装上了抽油烟机,明亮整齐。2014年,张庄村还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2963口人中有贫困户207户754人。经过3年脱贫攻坚,目前全村贫困户还有13户。张庄是兰考脱贫致富最生动的缩影。3年苦干,2017年兰考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兰考县县长李明俊说,“穷帽子”不是一摘了之,保证稳定脱贫是重点也是难点。脱贫摘帽后不到一个月,兰考就召开了稳定脱贫奔小康誓师大会,7000多名参加,向稳定脱贫和致富奔小康吹响冲锋号。经过一年稳定脱贫工作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兰考贫困发生率由1.27%降为0.89%,有集体收入的村从2014年的16个猛增到208个,收入最高的达400余万元,为稳定脱贫提供了支撑。“兰考之变”根在“作风之变”见到兰考县兰阳街道办事处书记王凤普时,他刚刚开完重点项目现场协调会。一天前,他从外地学习回来。虽然还发着高烧,但一点也没影响工作,走路、说话都充满激情:“那么多工作等着你呢,给你放假你自己都待不住。”王凤普是一名兰考土生土长的干部,20多年里从县直单位到乡镇,换了七八个部门。“兰考不少干部过去干劲不足”,王凤普说,这些年兰考最大的变化不是城市发展好了,也不是百姓有钱了,而是在思想上,是干部作风彻底转变了,党员的精气神找回来了。他说:“过去是群众有问题跑腿找干部,如今是干部去串门问有啥困难。”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开了窍,脱贫奔小康的重任又唤醒了干部群众骨子里的干劲,锤炼了队伍,肃正了作风,兰考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这是兰考这几年快速取得发展成绩、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根本原因。从“扎下身子”到“望向远方”前不久,兰考与浙江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智库咨询、乡村振兴、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借助高校资源,加快推进兰考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领导要求我们扎在村里,现在是撵着我们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王凤普说。从“扎下身子”到“望向远方”,兰考干部视野的变化,反映出兰考对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在“走出去”的路上,兰考干部不断发现自身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党支部书记代玉建说,虽然这些年引进不少企业,乡镇村都有了自己的项目,但本地就业机会和就业收入还是吸引力不强,奔小康还需要再接再厉。蔡松涛说,目前兰考的经济总量还偏小,城镇化水平还偏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然偏弱,一些家庭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渠道,此外精神文明建设仍存在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任重道远。(据郑州5月9日电 记者刘雅鸣、宋晓东) 《 海外版 》( 2018年05月10日 第 01 版)
好政策帮找好工作 据教育部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毕业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各级人社部门有哪些促就业政策?各地如何吸引人才?目前就业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破解?本报记者采访相关负责人,梳理促就业相关政策。【详细】成都 搭好创业大舞台|上海 营造引才强磁场人脑疾病 电脑诊断 人工智能应用在神经疾病预防、诊疗、预后和康复等阶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未来将在神经疾病医疗领域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通过运用大数据智慧,以及对人脑经验(临床顶级专家的技术和经验)的高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有望解决人脑难以解决的疾病死角,人脑疾病电脑诊断将成现实。【详细】
九价宫颈癌疫苗要来了!接种前这些问题要弄明白|首款国产数字PET进入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