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化工 » 正文

小章鱼宝宝游山城、蓉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7 22:40:06    作者:分站-紫涵    浏览次数:218
导读

桂园,因院内有两株桂花树而得名。桂园是当年与同志同代表进行谈判和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的地方。二楼是、同志办公、休息的地方,还陈列着、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的活动照片。 重庆谈判概

桂园,因院内有两株桂花树而得名。桂园是当年与同志同代表进行谈判和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的地方。二楼是、同志办公、休息的地方,还陈列着、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的活动照片。



重庆谈判概况。
1:40退房后坐地铁3号线五站到重庆北站南广场。因为酒店离地铁非常近,而且五站就到重庆北站南广场,所以没有很着急,感觉提前一个半小时应该没问题。结果取票后,前往候车室安检前,发现有些不对头,貌似有南广场和北广场之别。赶紧向值班人员咨询:我们需要在北广场上车,不远处有南北广场之间的公交车。快速冲向公交车站,站牌下已经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好在一辆663路公交车快发车了,因为我们排队比较落后,真怕上不了车,但是我们上车后,又挤上好多人,加上大家都带着行李,拥挤程度可想而知。直到最后一位乘客勉强挤上了,车门关了好半天才关上了,车才开。两个广场之间还有几个站要停车,前门实在是上不了,只好把卡或者钱在前门刷卡或者投币,人在后门上车。幸亏路程不是很远,大家虽然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这也怪我们疏忽了这个问题,早知道需要在北广场上车,直接打车去北广场就行了。



终于坐公交车从南广场到了北广场。
@杜杜嘟杜杜杜 2018-03-31 16:01:44
这是哪儿啊
-----------------------------
重庆三峡博物馆。
百度是这样介绍的:

重庆北站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昆仑大道,隶属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普铁、高铁、长途汽车、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是重庆市规模第二大火车站,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重庆北站占地面积93.33万平方米,共计14个站台、29条股道,可同时容纳25000人候车。
重庆北站分为南广场和北广场,且相互独立运营,是“事实上的两个火车站”。北广场主要承担所有C、G、D字母开头的高速动车,以及经渝利铁路运行的Z257/Z258、Z49/Z50次、Z3/Z4次、K503/K504次四对普速列车的运营;南广场则承担其余普速列车的运营。
由于相关工程建设,南广场和北广场之间没有直接互通,旅客需要注意票面上的进站提示。前往北广场可乘坐轨道交通10号线,前往南广场可乘轨道交通3号线。旅客来往南广场和北广场之间可乘坐663路公交车。
重庆北站南广场2003年开工,2006年10月22日投入运营;重庆北站北广场2012年6月开工,2015年1月1日,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南北广场相距两公里。目前,连接北广场与南广场的单向临时地下通道已经开通,旅客可经由此通道从北广场地下负3层单向步行至南广场地下层(开放时间为8:00~23:30,且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春暑运大客流及其他特殊时期管制使用)。 2018年春运后,重庆北站迎来大规模改造,改造完成后,南北广场正式连通。





吸取这次教训,以后做旅游攻略时,一定要注意南北广场是否可以贯通。
A口出去,就看到前往熊猫基地的公交车。从出口到公交车等候的路上,有很多穿着熊猫基地工作服的人员,向游客介绍可以上他们的专车,不仅免车票,购买熊猫基地的门票也优惠。好些游客上了他们的车,而我们这辆公交车还没有要发动的迹象。大量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游说下,登上了印有熊猫基地标志的大巴车,直到第三辆车满载开出后,我们的公交车终于开了。

公交车票每位2元。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位处成都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建有兽舍、饲料室、医疗站、大熊猫纪念馆和实验楼。大熊猫博物馆内珍贵的资料、丰富的展品举世无双,是认识大熊猫、回归大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常年饲养有大熊猫、小熊猫、黑颈鹤、白鹳和白天鹅、黑天鹅、雁、鸳鸯及孔雀等动物。 基地的四周翠竹葱笼,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山野风光和人工景观巧妙融合。大熊猫、小熊猫、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馆舍内、草坪上,大熊猫或卧或坐,或饮或嬉,或进或出,各得其所,令人陶醉。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常年气温低于20℃,喜冷怕热。天气凉爽时,大熊猫会在室外活动场进行活动,当室外温度升至26℃以上时,大熊猫就会回到室内避暑。




又看到了一只。

小熊猫的学名:Ailurus fulgens,是希腊文,意思是 “火焰色的猫”。民间还有种叫法,这名字很响亮:“九节狼!”~~因为小熊猫的尾巴红白相间的毛色段是9节。
小熊猫在地球上已生存了900万年,像大熊猫一样,它们的前爪子也有六根指头哦,但因“拇指”隐藏在它们的毛发中,大家不容易找到。这根“拇指”除了方便它们稳稳得上树,也可以辅助它们吃东西,它们也像大熊猫一样采食竹子,当然,它们的食竹量没有大熊猫大。喝水时则是用前掌沾水再舔食掌上的水份。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是大熊猫的伴生动物。在野外相同的栖息地,让它们有了类似的生活习性,但它们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


成都熊猫基地在开展大熊猫繁育研究的同时,建立了大熊猫博物馆、熊猫活体与环境展示场、园区说明牌、互动讲解站、熊猫魅力剧场以及互联网站等宣传教育设施。

大熊猫博物馆分为大熊猫、昆虫、脊椎动物三个展区,展示面积3000平方米,展出动物标本1600种12000件,植物标本30种30件,其它实物展品80件,从1992年起对游客开放;新建大熊猫博物馆展示面积共3000平米。







大熊猫科学探秘馆
“大熊猫科学探秘馆”展示面积1200平方米,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互动地向游客展示熊猫基地在大熊猫繁殖、育幼、遗传、内分泌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各项研究工作。





从熊猫基地坐大巴车到地铁站后,坐地铁去武侯祠。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武侯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武侯祠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2018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暨“戊戌狗年游喜神方”在成都武侯祠举行。2005年起落户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的成都大庙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十余年里,过春节必逛“成都大庙会”已成为成都老百姓的新年俗,举办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更成为历年成都春节假期的人气热点。

很巧我们正好赶上。武侯祠和庙会的门票是统一的:30元。


现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斥资复建,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于2009年1月开肆,锦里延伸段大胆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锦里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




逛完锦里,去吃晚饭。在网上选了一家餐馆,离武侯祠有一段距离。走了好半天终于到了,却关门谢客。(春节期间放假)。小朋友表示走不动了,买个冰激凌也不走了。


好大一碗菜豆花,点餐前只是想吃点青菜,没有想到这么一大碗,无论如何是吃不了,不知为什么不设立个小份的。


春熙路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覆盖北新街以东、总府路以南、红星路以西、东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临街区域,面积大约20公顷。春熙路热闹繁华,现大约有商业网点700家,网点面积大约220000㎡,被业内誉为中国特色商业街。


坐地铁回酒店。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现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博物馆。是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由后人重建得以保存并成为纪念杜甫场所。 作为当年杜甫躲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流寓成都时的居所,“一文一武”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在今日已成为成都响当当的两张名片,这得益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杜甫入川这四年,一改往日的沉雄顿挫之风,寓居交游,赋诗题画,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精彩的千名绝唱。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所见的满堂春色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春雨蒙蒙滋润大地的喜悦。杜甫把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化在了这片土地上。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文/分站-紫涵)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分站-紫涵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